景德镇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附近弄堂200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2:31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路过景德镇火车站,拐进旁边那条熟悉的小巷子,墙上的青苔比去年又厚了几分。巷口修鞋的老张抬头瞥见我,咧嘴一笑:“有阵子没来了啊。”我蹲在他摊子前递了支烟,他抹了把额头的汗,“前头老李家那孩子,昨儿个揣着两百块跑巷尾找那老师傅去了。”

巷子深处飘来拉坯的嗡鸣声,像极了小时候祖母纺车的调子。转角第叁间瓦房门口,穿深蓝工装的陈师傅正捧着陶土端详,身后的木架上摆着青花坯子。有人推门出来,手里抱着刚烧好的缠枝莲盖碗,釉面在夕阳下泛着粼粼的光。“这手艺值当两百?”那人擦身而过时嘀咕,“可比商场里千把块的物件还润。”

陶土里的老讲究

陈师傅的作坊里堆着高岭土,墙角铁皮桶插着各式刻刀。他捏起块泥料在掌心揉搓:“现在年轻人哪懂这个?景德镇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拉坯课,都当是网红打卡。”说着把转盘蹬得飞旋,泥柱在他指缝间忽高忽低,“你瞧这拉坯手法,得让气通到泥巴里才行。”

隔壁传来敲打瓷片的脆响,王婶端着搪瓷缸倚在门框上:“昨儿个上海来的姑娘,在附近弄堂200元一回的体验课上学画胚,愣是把凤穿牡丹描成了炸毛鸡。”她突然压低声音,“不过人家在文创市集卖了八百呢。”

巷子南头新开了两家奶茶店,霓虹灯招牌映得老墙上的“手绘青花”广告斑驳陆离。穿汉服的姑娘举着手机直播:“宝宝们看这道釉里红,老师傅说烧十窑才出一件好的...”背景里传来气窑排气的嘶嘶声。

晚风裹着陶土腥气钻进衣领,我摸着口袋里皱巴巴的两张钞票。转盘还在吱呀呀地响,陈师傅弓着腰在修坯,刨花般的泥屑簌簌落进木桶。或许明天该去试试那道霁蓝釉,虽然总烧不出爷爷在世时那种如海天相接的蓝色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