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交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古交女子学院后街有啥好玩的
路过古交女子学院正门,沿着围墙往西走个百来米,拐角处就是那条被梧桐树荫笼罩的后街。第一次来的人总会嘀咕:这条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巷子,真有传说中那么有意思吗?
巷口修车铺的王师傅正拧着螺丝,听见这话头也不抬:"学生娃娃们放学都往这儿钻,你说好不好玩?"他随手用扳手指了指巷子深处,"光是飘出来的香味就能把人勾过去。"
藏在巷子里的舌尖江湖
这话倒是不假。才下午四点半,"梅姐烧饼"门口已经排起小队。刚出炉的芝麻烧饼金黄酥脆,老板娘麻利地夹上里脊和生菜,顺手浇一勺秘制酱料。接过烧饼的女生熟门熟路拐进隔壁奶茶店,举着杯子对老板喊:"老规矩,珍珠椰果各一半!"
再往里走更热闹。炸串摊的油锅滋啦作响,铁板豆腐煎得两面焦黄,关东煮的汤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。几个女生围在糖水铺前纠结:"今天吃桂花冰粉还是芋圆烧仙草?"穿着校服的女孩咬着吸管笑道:"这学期我都胖叁斤了,都怪后街好吃的太多。"
烟火气里的小天地
除了吃的,这条两百米长的巷子还藏着不少惊喜。文具店的橱窗里摆着最新款的手账本,饰品店的风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。最妙的是那家旧书店,老板在门口养了只橘猫,经常看见学生边撸猫边翻漫画。
转角裁缝铺的阿姨飞针走线,正在给演出服缝亮片。"学生们要办晚会啦,"她推推老花镜,"这些年看着她们从大一羞涩到大四成熟,后街就像第二个宿舍楼。"说话时几个女孩提着礼服裙摆跑进来,急着要改腰身,小店里顿时充满青春的笑闹声。
夜幕降临后又是另一番光景。烧烤摊的灯光亮起,炒饭摊的锅铲翻飞,下晚自习的学生叁叁两两聚在小吃摊前。练舞归来的女生们穿着训练服,捧着热乎乎的章鱼小丸子商量明天几点集合;考研的学姐抱着书本走过,顺手带份水果切盒当宵夜。
路灯把梧桐叶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,食物的香气混着年轻的笑语飘散在夜风里。这时忽然明白,大家总爱打听古交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或许不是在问具体玩什么,而是在寻找这种鲜活的、带着烟火气的校园记忆。毕竟这条巷子最迷人的,从来不是某个店铺或小吃,而是那些发生在烟火气里的青春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