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昌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周边200元真情何处寻
那天刷朋友圈,看到有人转发了个帖子,标题挺扎眼的——"宜昌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"。我盯着这行字看了好久,手指头在屏幕上摩挲着,心里头咯噔一下。这年头,两百块能干啥?吃顿火锅都不够,还能找到真心?
突然想起前阵子在解放路天桥底下遇着的王奶奶。她摆了个缝纫摊子,踩缝纫机的踏板都磨得发亮了。我问她补个裤边多少钱,她伸出两个手指头:"两块。"我愣了下,现在哪儿还有两块钱的活儿?她笑笑说,街坊邻居都熟,收个线钱就够了。
巷子深处的温度
后来我常去王奶奶那儿改衣服,有回碰着她孙女来送饭。小姑娘悄悄跟我说,奶奶其实早该退休了,就是舍不得这些老主顾。隔壁理发店的李师傅也是,十年没涨过价,男士理发还是十块钱。他说:"来我这儿的都是打工的,都不容易。"
这时候我忽然琢磨明白了,周边200元真情何处寻这个问题,答案或许不在钱多钱少,而在人心冷暖。就像王奶奶那台老缝纫机,咔嗒咔嗒响了几十年,缝进去的都是人情味儿。
现在年轻人总爱说"穷得只剩钱",听着像玩笑,细想挺心酸的。上周在颁叠顿那边见着对小情侣,男生在路边摊给女生买发卡,五块钱一个,女生戴上后笑得特别甜。那种开心,真不是在商场里刷几千块包包能比的。
我家楼下卖早点的张嫂,每天凌晨叁点就起来磨豆浆。有回聊起来,她说最暖心的不是赚了多少,而是学生毕业多年后回来,还说想念她家的豆皮味儿。宜昌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或许该问问,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慢下来,花心思对待感情?
前些天打车遇到个师傅,车上贴着夫妻俩的合影。他说和老婆跑双班车,虽然见面时间少,但每天交车时都会在座位上给对方留瓶水。这让我想起那句话——真情不在价钱,而在惦记。
晚上路过滨江公园,看见好多牵着手散步的老人。他们那个年代,两百块钱可能是几个月的工资,但牵了手就是一辈子。现在倒好,有些人吃顿饭就要考量对方配不配。
其实啊,感情这事儿就像煮粥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急着要结果的,往往熬不出好味道。王奶奶那句话说得在理:"东西坏了想着修,而不是换,这个理儿对物件对人,都一样。"
所以要是再有人问我那两百块钱的爱情,我大概会告诉他:去老街巷子里转转,去菜市场逛逛,那些互相搀扶的手,那些顺手带一把的葱,比什么答案都真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