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小巷风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00:56 来源:原创内容

海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是我每次回老家都会经过的地方。说也奇怪,明明就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正对面,却总像被时光遗忘了似的。

巷口那家烧饼铺子,炉子里的炭火十几年都没熄过。王师傅总系着那条发白围裙,面团在他手里一转一压,芝麻撒得匀匀的。刚出炉的烧饼烫手,得左右倒腾着才能下嘴,咬下去的咔嚓声,比车站广播还响。

巷子里的老住户们

往里走第叁家是李奶奶的杂货铺,木板门推开会吱呀响。她认得巷子里每个孩子,见我总说“又长高了”,其实我都工作好几年了。她的柜台像个百宝箱,从针线到棒棒糖,什么都卖。有次我看见她给邻居小孩赊账,在本子上画圈圈记账,那本子都泛黄卷边了。

再往深处,墙面渐渐爬满青苔,下雨天会闻到潮湿的泥土味。墙角那辆永久牌自行车,胎瘪了十几年,车筐里却常年开着不知名的野花。老陈说他就乐意这样摆着,“看着像幅画”。

修鞋摊的老周最有意思。他边纳鞋底边和路过的人聊天,从不用手机,却知道整条巷子的新鲜事。谁家孩子考学了,谁家屋顶漏雨了,他都能说上一二。他的工具箱是个老式木头匣子,每个工具都有固定位置,擦得锃亮。

车站旁的小巷风貌

巷子尽头有棵大槐树,树荫下总聚着下棋的大爷。他们的棋走得慢,一句话能分叁段说,倒是树上的麻雀比他们着急。我从没见过他们下完一整盘棋,但每天下午叁点,他们准出现在那里。

傍晚时分,家家厨房飘出饭菜香。张家的辣椒炒肉,李家的红烧带鱼,味道在窄巷里混在一起,分不清谁家做了啥。有孩子蹲在门口写作业,铅笔字歪歪扭扭的,偶尔抬头看天空飞过的鸽子。

去年冬天回去,发现巷口装了新路灯。王师傅的烧饼铺子也挂了二维码,但他还是更愿意收现金。李奶奶的孙子给她买了智能手机,她学会视频通话后,第一件事就是让在深圳的女儿看巷子里的晚霞。

车站广播不时飘进巷子,提醒着时光的流动。但这里的人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,让某些东西慢下来。老周现在修运动鞋比修皮鞋还在行,他说这是跟着时代走,“但鞋底要纳得结实,这个不能变”。

黄昏时我又路过那里,看见刚下班的小夫妻拎着菜匆匆走过,他们阳台上新栽的月季开得正好。车站的霓虹灯映在青石板上,一半明亮,一半朦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