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埠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茗香体验
推开蚌埠市这间中学劳技教室的门,一股清淡的茶香立刻飘了过来。十几个学生正围着长条木桌忙碌,桌上摆着陶瓷茶壶和青花瓷杯,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茶艺馆呢。
穿藏蓝色校服的男生小心地把热水注入盖碗,手腕抬得不太稳,水线有点晃。旁边的女生小声提醒:“要沿着边往下!”男孩子赶紧调整手势,鼻尖都冒出细汗了。
这门课到底怎么回事
带着好奇,我和负责这门课的李老师聊了聊。她告诉我,这是学校去年推出的特色课程,把茶文化搬进课堂。“现在的孩子天天盯着屏幕,我们想找个慢下来的法子。”她边说边整理茶具,“刚开始家长还纳闷,说学校怎么教孩子喝茶来了?”
结果这门课意外地受欢迎。以前坐不住的学生,现在能安静地泡上一节课。有个调皮男生回家还给爸妈表演茶道,把他妈妈感动得专门打电话到学校道谢。
教室墙边贴着学生们做的茶文化手抄报,有一张画着茶叶从采摘到冲泡的全过程,旁边用工整的字写着:“原来一片叶子要经历这么多才能变成茶。”看着这些,我突然理解了这门课的用意。
课堂上的变化
第二次去听课,正赶上他们在品鉴不同茶类。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小口尝着茶汤,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:“龙井像春天,铁观音像秋天。”我凑过去看,本子上已经记了好几页,各种茶的特点都被她用生活中的味道来形容。
“最开始我分不清茶叶种类,”她不好意思地说,“现在能尝出不同水温和时间泡出来的差别了。”她告诉我,周末会和同学一起去茶城看茶叶,还学会了跟茶商聊产地和工艺。
班上有个特别内向的女生,以前从不主动发言。自从在茶艺练习中成了“高手”,居然开始教同学怎么控水。看着她自信地演示如何让茶汤均匀,班主任在教室后排悄悄对我竖了下大拇指。
这种蚌埠学生品茶上课的方式,确实给常规校园生活带来了新意。孩子们在茶香中学会了专注,也在茶道里懂得了分享。有次校园开放日,学生们设置的茶席成了最热闹的地方,家长们举着孩子奉的茶,笑容里满是欣慰。
教导主任跟我说了个有趣的现象:自从开了茶艺课,学校水房的浪费现象少了很多。“孩子们懂得了‘一期一会’的道理,对水对茶都多了份珍惜。”
窗外传来下课铃声,但教室里没人急着离开。几个学生还在比较谁泡的茶汤更清亮,谁的动作更优雅。茶香还在空气中弥漫,和少年们的笑声混在一起。
我想起李老师说的那句话:“我们不只是教泡茶,是想通过这些安静的时刻,让孩子们学会感受生活。”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,这个目的似乎正在实现。学子课堂茗香体验不只是一门课,更像是在匆忙学业中开出的一朵小花,让成长多了些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