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同城喝茶上课,昆明同城品茶学习交流
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在问,昆明同城喝茶上课到底是个什么活动?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也纳闷,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上课呢?直到上周跟着朋友去翠湖边上参加了一场,才发现这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。
那天的场地选在了一家老宅改造的茶室,木桌椅摆得松松的,十来个人围坐着也不觉得挤。主持人是个穿着棉麻衬衫的年轻茶艺师,她没急着讲解茶叶分类,而是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小杯熟普。温热的茶汤刚入口,她就笑着问:“有没有人尝出太阳的味道?”这话引得大家都乐了——茶里哪来的太阳啊?可细细一品,那股暖洋洋的醇厚感,还真像昆明的冬日阳光照在身上。
当茶香遇见生活故事
接着有个大姐分享了她买茶的经历。她说之前在景区被忽悠着买了天价普洱茶,回来一泡才发现不对劲。“要是早参加这样的昆明同城品茶学习交流就好了!”她拍着腿说,周围的人都跟着点头。茶艺师趁势拿出不同产地的茶叶样本,教我们看条索、闻干香。我这才知道,原来昆明本地的烤茶喝起来会有股特别的栗子香。
中场休息时,坐在我旁边的退休教师王阿姨聊起她的收获。她说现在每周都要约茶友在家练习冲泡,儿子还给她买了套建水紫陶壶。“以前总觉得茶道太高深,现在发现关键是要动手试试。”她边说边给我看她手机里存的茶席照片,青花瓷杯衬着滇红茶汤,确实挺像那么回事。
后来我们又体验了手工压制茶饼的环节。负责指导的小伙子强调说,压茶饼不能光使蛮劲,得用腰腿的力量带动手臂。我试了两次才找到窍门,压出来的茶饼边缘总算服帖了。看着自己做的丑萌茶饼,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“茶如人生”——有些滋味,非得亲手尝试才能品明白。
临走时茶艺师送了我们每人一小包茶样,说是景迈山的秋茶。这几天我在家泡着喝,总能想起那天茶室里飘着的热气腾腾的茶香,还有大家互相交流时热热闹闹的场面。这样的昆明同城喝茶上课,既长了见识又交了朋友,倒真是个不错的消遣。
现在路过文庙附近的茶城时,我总会多留意几眼。那些原本觉得高深莫测的茶道知识,经过那次体验后渐渐变得亲切起来。或许下个周末,该去尝尝那家新开的傣味茶馆,他们最近也在组织类似的品茶活动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