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,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景德镇
最近和朋友聊天,说起现在社交方式变化真快。他神神秘秘凑过来:“你知道景德镇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吗?我表弟上个月去景德镇玩,就试了试这个。”
我当时就纳闷了,微信附近人不是早就有了吗?怎么还明码标价了?朋友笑着解释,原来这不是大家想的那种服务,而是当地年轻人搞的新型陶瓷体验。
没想到是这个意思
景德镇的年轻人挺会玩啊。他们把传统的制陶工艺和现代社交结合起来了。这300块钱,实际上是在陶瓷工作室叁个小时的体验费。工作室主人会把位置设在微信附近人能看到的地方,感兴趣的人直接加好友预约。
我特意问了在景德镇做陶瓷的朋友小陈。他说现在竞争激烈,光靠开店等客人不行了。用微信附近人这个功能,能精准找到对陶瓷真正感兴趣的游客。“就像打车软件一样方便,想玩泥巴的人随时能找到地方。”
小陈的工作室在雕塑瓷厂旁边,他给我算了一笔账:300元包含材料费、指导费,还能把作品烧制好寄回家。游客既体验了手工,又带走了独一无二的纪念品,挺划算的。
想想也是,去景点买现成的陶瓷纪念品,哪有自己亲手做有意义?虽然成品可能歪歪扭扭的,但那份亲手制作的回忆,确实值这个价钱。
藏在巷子里的惊喜
后来我去景德镇出差,特意找到小陈的工作室看了看。那是个老民房改造的空间,院子里摆满了半成品,几个年轻人正专心捏着手中的泥巴。
有个从上海来的姑娘说,她就是在酒店搜附近人找到这里的。“比跟旅行团挤人山人海的景点有意思多了,这才是真正的景德镇记忆。”
工作室里欢声笑语的,有人做杯子,有人做花瓶。小陈在旁边指导,时不时上手帮两把。他说最有趣的是看大家的创意:“有人把恋爱纪念日刻在杯底,有人做给即将出生的宝宝。每件作品背后都有故事。”
这种形式火起来不是没道理的。现在人旅游不爱扎堆,就喜欢这种深入当地的体验。叁个小时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刚好能完成一件简单作品,又不会觉得太累。
我站在那儿想,这不就是传统手艺和现代生活的巧妙结合吗?用大家都熟悉的微信功能,把古老的陶瓷技艺变得这么亲切。
离开时碰到一对老夫妻,他们说是女儿帮他们预约的。“退休了来找点乐子,比打麻将强。”老爷子手上沾满泥巴,笑得特别开心。看来这个景德镇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,还真是不分年龄都在玩。
这种接地气的创新,让古老的陶瓷走进了更多普通人的生活。说起来,很多传统文化项目都可以借鉴这种思路,用更亲切的方式让大家参与进来。
也许下次去景德镇,我也要试试这个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的服务。亲手做个歪歪扭扭的杯子,应该比买任何纪念品都有意思。毕竟,带着自己手艺回家的感觉,肯定是特别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