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西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百元左右的定西情缘
那会儿刚入秋,定西的傍晚已经透着些凉意了。我在汽车站附近的小面馆吸溜着一碗七块钱的牛肉面,隔壁桌两个穿着工装的汉子,嗓门挺大,聊的就是这“百元左右的定西情缘”。其中一个呷了口白酒,眯着眼说:“老刘那个光棍,前阵子不就是花了张红票子,找了个知冷知热的?”我当时听着,只觉得是市井里的闲话,没往心里去。
可后来在定西城里城外转悠的日子久了,我才咂摸出点别的滋味。这“一百块钱的爱情”,它不单指那笔钱,更像是一种活法的比喻。你想想,在这地方,一百块能做什么?能买二十碗顶饱的拉面,能扯上几尺厚实的布,或许,也能换来一程从陌生到相识的缘分。它不华丽,甚至有些粗粝,却带着这片黄土地上特有的、结结实实的温度。
车站旁的晌午
我曾在汽车站旁的小卖部门口,见过一个等活儿的搬运工。天挺热,他额头上的汗珠子滚进衣领里也顾不上擦,手里紧紧攥着个旧钱包。晌午时分,一个围着碎花头巾的妇女提着铝饭盒走过来,默不作声地递给他。他打开,里面是冒着热气的馍和菜。他掏出那张皱巴巴的一百元塞过去,女人推搡了两下,最后还是攥在了手心,转身走了。他没说谢,她也没说再见,可那眼神里流转的东西,比许多山盟海誓都来得沉。
这大概就是一种“定西附近100块钱的爱情”吧。它不挂在嘴边,而是落在这一餐一饭,一次默默的守望里。那一百块,或许是他们之间一种笨拙的、表达牵挂与责任的方式。
巷子深处有家老旧的理发店,老板娘快六十了,手艺好,收费也便宜。我常去,慢慢就熟了。她有时会念叨,年轻时家里穷,说好的亲事差点黄了。她男人,那时还是个愣头青,就是揣着攒了好久的一百多块钱,跑到她家,对她爹说:“我能让她吃上饱饭。” 就这么一句话,一段姻缘便定下了。她说这些时,手里剪子咔嚓咔嚓的,眼神却飘得老远,仿佛又看见了那个莽撞又真诚的年轻人。这百元上下的定西情缘,装的是一辈子的承诺。
当然,城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法。我在一个新建的广场上,碰见过一对小情侣。男孩举着手机,女孩举着两杯奶茶,背景是霓虹灯,笑得很甜。他们或许不会理解老一辈那种与一百块钱紧紧绑在一起的情感。但他们此刻的快乐,那两杯奶茶带来的甜蜜,本质上,不也是另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开始么?形式在变,那份想对一个人好的心意,却是一样的。
天彻底黑下来,我沿着河岸往回走。风里带着河水的土腥气,还有人家窗户里透出的饭菜香。我想,所谓爱情,在这定西附近,或许从来就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。它就藏在那一百块钱能换来的温暖里,在一顿热乎饭里,在一次笨拙的给予和安静的接纳里。它不喧哗,自有分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