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川哪里有站小巷子的,利川站附近巷子位置
初来利川的困惑
第一次到利川火车站,提着行李站在出站口,看着眼前宽阔的马路和高大的建筑,心里还真有点发蒙。一位拉着小推车的大姐热情地问我需不需要帮忙,我顺口问了句:“大姐,咱利川站附近有没有那种有意思的小巷子啊?想转转。”大姐笑着指向马路对面:“你说巷子啊,往那边走,绕过那家超市就能看见几条,里头藏着不少老房子呢。”这随口一问,倒让我对利川站附近巷子位置产生了兴趣。
顺着大姐指的方向往前走,绕过超市,景象果然不同。高楼的背景音渐渐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屋檐和斑驳的墙面。这些巷子不宽,刚好能容两叁人并肩通过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探出几丛野草,随风轻轻晃动。住在巷口的大爷正坐在竹椅上听收音机,他说这些巷子都有年头了,以前火车站没扩建时,这一片全是这样的老巷子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越往深处走,生活的气息越发浓郁。有户人家的窗户半开着,飘出炒菜的香味;几个孩子追逐着跑过,笑声在巷子里回荡。我发现这些巷子虽然不像主街那么整齐规整,却藏着不少惊喜——转角处有个做了叁十年的豆皮摊,老板娘手法娴熟地摊着豆皮;再往里有家老式理发店,红色的旋转灯箱虽然褪了色,却还在转动。
碰到一位正出门买菜的大婶,她告诉我,利川站附近的这些巷子看似普通,却是老利川人生活的缩影。“你别看现在到处是高楼,我们这些老住户还是喜欢住巷子里,夏天凉快,邻里都认识,没事串个门聊聊天。”她指着不远处一棵高大的梧桐树,“那树下以前是个小集市,现在虽然搬走了,但老邻居们还是习惯在那边碰头。”
走着走着,忽然在一条巷子的尽头发现了一口古井,井口用石板盖着,旁边立着小牌子介绍它的历史。这让我想起刚才那位大爷说的话,他说利川站建设时特意保留了一些老巷子,就是想让外地游客一下车就能感受到利川原本的味道。确实,在这些巷子里转悠,完全忘记了不远处就是喧闹的火车站,时间仿佛慢了下来。
新旧交织的风景
站在巷子里抬头望,能看到远处火车站现代化的屋顶,与眼前的老墙旧瓦形成有趣的对比。这些巷子不像旅游景点那样被打扮得整整齐齐,反而因为保持着原本的模样而显得真实。晾在竹竿上的衣服随风摆动,窗台上的盆栽郁郁葱葱,偶尔有自行车铃声响过——这些都是巷子里日常的风景。
碰到一个刚从外地回来的年轻人,他说每次回利川,都要先来这些巷子走走。“从小到大走了无数遍,去外地读书后,最想的就是这条回家的路。”他指着一条稍宽的巷子说,“那里原来有家烧饼店,现在改成小超市了,不过大部分老邻居都还在。”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,昏黄的灯光在石板路上投下温暖的光晕。准备离开时,我又绕回到最初的那条巷子,发现那位听收音机的大爷已经收起竹椅回家了,只有那棵老树还静静地立在巷口。这些紧邻着利川站的巷子,就像这座城市安静的后院,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,它们依然保持着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离开时我没走来时的大路,而是选择穿过另一条没走过的巷子。这条巷子更窄一些,两侧的屋檐几乎要碰到一起,但却意外地通向了火车站广场的另一侧。回头望去,那些巷子已经隐没在暮色中,只有零星灯火提示着它们的存在。或许下次再来利川,我还会在这些巷子里转转,看看它们是否还是今天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