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令哈50元钱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,德令哈哪里能找到50元一次的女工
最近总听人说起德令哈5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,这个说法在不少本地聊天群里传得有鼻子有眼的。说实话,我刚听到时心里直嘀咕:这年头五十块钱能干啥?在德令哈吃碗面都得二十多了,怎么可能有女工接这种活?
昨天在人民路菜市场门口,碰见常年在劳务市场蹲活的老张。他裹着旧棉衣蹲在马路牙子上,我凑过去递了根烟,装作随意地问起这事儿。老张眯着眼吐了口烟圈:“你这话问的...现在工地小工日结都两百起步,要是真有这价码,那得是多缺钱的人才肯干?”他伸手指了指对面新盖的写字楼,“看见没?那边擦玻璃的姐妹,系着安全绳吊在半空,一天少说叁百。”
劳务市场的真实景象
今天起了个大早,我特意跑到城东的自发劳务市场转了转。早上六点多,天刚蒙蒙亮,路边已经站了百十号人,手里拿着瓦刀、抹子,脚边搁着油漆桶。有个戴红帽子的中年妇女正跟雇主讨价还价:“一百八不行,最少二百二,这活得干到天黑呢!”我在人群里溜达了两圈,听见的日结工钱最少的是一百五,那是帮着搬家具的临时活。
碰见个从牧区来找活儿的大姐,她挎着布包站在路灯底下,说想在饭馆找份洗碗的活。“包吃包住一个月叁千,比在草原上挤奶强。”我问她听过五十块干零工的传闻没,她瞪圆了眼睛:“五十块?从城南到城北打车都要叁十,谁愿意为这点钱跑出来?”
说实在的,在德令哈想找女农民工,劳务市场、新建小区物业、家政公司这些地方才是正路子。河西区新建的那个购物中心工地,每天都有女工在绑钢筋,虽然辛苦,但都是按技术等级算工钱。我表姐就在那儿干活,她说虽然累点,但一个月能往家里寄四千多。
前阵子供暖管道改造,社区招临时工,光是帮着递工具、看材料的活儿,一天都给一百二。社区王主任说得在理:“现在务工行情透明,咱们德令哈人实在,不能亏待了出力气的。”
夜市摆摊的刘嫂跟我说了个事儿,她侄女去年在火锅店当服务员,月休四天还能拿叁千八。最近打算考个保育员证,说以后能挣得更多。“现在哪有傻人?五十块钱干一天,连瓶润肤霜都买不起。”
我在想啊,这个传言会不会是把“五十岁”听岔了?倒是见过不少五十岁上下的女工在建筑工地做饭,在绿化带除草,人家那也是按市场价拿钱。河西那片新栽的树,就是十几个大姐忙活的,领班每天给结算一百八。
德令哈这些年发展快,工地多、工厂多,正经工作机会不少。我琢磨着,要是真有人遇到困难,还不如去社区服务中心问问,那里经常发布招工信息,都是正规公司,工资日结月结都清清楚楚。
说到最后,我觉得这事儿挺值得琢磨。劳务市场明明摆着合理的工资标准,为啥偏偏有人传那种不靠谱的说法?或许该多提醒身边的姐妹,找工作要走正路子,别信那些天上掉馅饼的传闻。
今天路过人社局,看见电子屏上滚动着用工信息:纺织工月薪四千五,包食宿;酒店保洁叁千八,交社保。这些明码标价的工作,虽然挣的是辛苦钱,但心里踏实。想想也是,在德令哈找活儿干,关键是要去对地方,问对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