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衡阳两百元的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57:15 来源:原创内容

夜市摊的偶遇

路灯把衡阳老城区的石板路照得发黄,我刚从解放路的网吧出来,肚子饿得咕咕叫。拐进常去的夜市摊,油烟混着炒粉的香气扑面而来。就在等老板炒河粉的工夫,隔壁桌的对话飘进了耳朵。

“两百块够不?我身上就带这些。”说话的是个穿工装的中年男人,手指有点粗糙,正把两张红票子推到对面女人面前。那女人低头搅拌着碗里的糖水,灯光下能看见她耳根微微发红。“用不了这么多...”她声音很轻,像怕惊扰了夜市的热闹。

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。女人约莫叁十出头,棉布裙子洗得有些发白,但收拾得干净利落。她最终只抽走一张钞票,把另一张推回去:“下个月孩子学费还指望这个呢。”男人捏着退回的钞票,喉结动了动,什么都没说。

炒粉的锅铲声哗啦啦响,我接过打包盒时,看见那女人正把一百块钱仔细折好,塞进衣服内袋。转身离开前,她对男人笑了笑:“明天我给你送午饭,少放点辣椒。”这个笑容让我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,手里的炒粉都忘了吃。

工地旁的午餐

后来我常去那个夜市,又遇见过他们几次。熟络后才知道,女人叫秀兰,在城南服装厂打工;男人叫志强,是附近工地的模板工。两人都是衡阳县里来的,在老家有过一段没结果的感情,各自成家后又先后离异,去年在菜市场重逢。

秀兰每天中午都会给志强送饭。有次我路过工地,正好看见她坐在水泥管上,看志强扒拉饭盒里的青椒炒肉。“你这手艺,开店都行了。”志强吃得满嘴油光。秀兰拧开水壶递过去:“净瞎说,开店不得本钱啊?”

他们最奢侈的约会就是每周叁晚上去夜市。秀兰总点最便宜的绿豆沙,志强抢着付钱,但她总要把找零塞回他裤兜。“你租房水电不要钱?老家老人不用寄生活费?”秀兰说这些时,眼睛亮晶晶的,“咱们这样挺好。”

有回志强发了奖金,硬拉着秀兰去买裙子。她在试衣间磨蹭半天,出来时拽着裙摆问好不好看,转头看见标签,立刻回去换了下来。“两百叁十八,够吃两个月食堂了。”她拉着志强走出商场,在街角给他买了双厚袜子,“你那双都破洞了。”

雨夜的守护

入秋后接连下了几天雨。夜市摊支起塑料棚,积水顺着边沿往下淌。我躲雨时听见老板在念叨:“那对夫妻今天该来了啊。”话音刚落,就看见秀兰撑着破伞跑进来,裤脚全湿透了。

她只要了一碗馄饨,小心地用保鲜膜包好。我问她怎么不吃,她抹了把脸上的雨水:“志强感冒了,夜班还得去。”说着从怀里掏出个裹着塑料袋的饭盒,“这是给他留的姜汤,等会儿送到工地去。”

雨越下越大。她付钱时掏出一把零钱,老板推回去:“差叁块就算了,你们不容易。”秀兰执意把硬币按在油腻的桌子上:“那不行,做小本生意的更不容易。”

我看着她冲进雨里,塑料拖鞋啪嗒啪嗒踩进水洼。那碗馄饨被她护在怀里,弯腰弓背的姿势像在护着什么宝贝。夜市老板擦着桌子自言自语:“这年头,两百块钱能买啥?有人能把它过成日子,有人却连日子是啥都忘了。”

后来志强偷偷告诉我,他捡了两个月塑料瓶,给秀兰买了条真丝围巾。秀兰戴了一次就收进箱子,说等见他家老人时再戴。现在围巾还在箱底,但他们开始商量着,等攒够五万块,就在王江渡那边租个小门面卖早餐。

昨夜我又遇见他们。秀兰在算这个月能存多少钱,志强把烤串往她面前推。夜市灯泡忽明忽暗,照得两百块钱的爱情像温在炉子上的那壶茶,不起眼,却一直冒着热气。不远处碍罢痴门口,几个年轻人正为谁请客争得面红耳赤,霓虹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