汨罗那里有站小巷,汨罗那条有站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3:39:31 来源:原创内容

汨罗那里有站小巷,这个地名听起来有点特别对吧?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也愣了神——怎么会有地方叫"有站小巷"呢?到底是有人站着的小巷,还是以前这里有个车站?

带着这份好奇,我上个月真的去了趟汨罗。说来也怪,问了好几个当地人,他们先是露出恍然的表情,然后指着老城区方向:"你说有站小巷啊,往江边方向走,看到棵大槐树右转就是。"

巷子里的时光印记

转过槐树,眼前突然安静下来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侧是斑驳的木板房,有位老太太坐在门槛上拣豆子。我试探着问起巷名的来历,她笑着说:"早些年这里真有个小站台,卖票去县城的班车都在这里停。"

原来在八九十年代,这条汨罗那里有站小巷确实是交通要道。每天清早,赶车的人挤满巷口,卖早点的吆喝声此起彼伏。后来公路改道,车站搬走了,但"有站"这个名字却留了下来。

往深处走,发现巷子比想象中长。偶尔能看见老式理发店的旋转灯箱,或是竹器店门口堆着的半成品。这些店铺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,店主都不急着做生意,反而更愿意和过路人聊天。

遇见守巷人

在巷子中段,我遇到了经营杂货铺的老陈。他的店铺很小,货架上的商品稀稀疏疏,但他每天准时开店。"孩子们都劝我搬去新小区,"他擦拭着柜台说,"可我舍不得这条汨罗那条有站的小巷。以前车站热闹的时候,我这儿什么都卖过——车票、晕车药、茶叶蛋......"

老陈的店铺像个微型博物馆,墙上挂着发黄的班车时刻表,玻璃柜里还收着当年的硬纸板车票。他说偶尔会有以前常坐车的人回来看看,对着那些老物件能发呆半天。

我突然理解了什么。这条巷子不只是一条通道,更是很多人记忆的枢纽站。那些在此等候过、告别过、重逢过的人们,把故事都留在了这里。

夕阳西下时,我再次走到巷口。余晖给青瓦涂上金边,几个放学的小孩追逐着跑过石板路。也许再过些年,知道"有站"含义的人会越来越少,但这条汨罗那里有站小巷依然会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,就像老陈说的:"东西旧了,情分还在。"

回程的路上,我反复想着这条特别的巷子。它让我看见了一种朴素的坚持——当外在的功能消失后,内在的记忆依然能让一个地方保持温度。这大概就是老城区最动人的地方吧,你说呢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