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朝阳品茗选举初选工作坊
最近路过朝阳区的时候,总能看到些挺有意思的招牌。那天在转角处瞥见"朝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"的灯箱,旁边还挨着家"朝阳品茗选举初选工作坊",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瞧了两眼。这年头连喝茶都能搞海选了?
推门进去才发现,里头根本不是想象中严肃的办公场所。竹帘半卷,茶香袅袅,几位穿着棉麻衫的茶艺师正围着长条茶桌忙碌。有个扎着马尾的姑娘笑着迎上来:"您也是来参加我们本月茶叶评选的?"我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所谓的"大选",是给茶叶投票啊。
茶叶也要走红毯
他们这个朝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搞的评选还挺像那么回事。每月从各地茶山精选二十款新茶,先是盲品初选,再让老茶客们投票复选。我凑近看了看茶席上那些贴着编号的白瓷盖碗,每只碗边都放着便签本,让人记下茶汤的色泽、香气和回甘。
坐在我旁边的大叔特别健谈,他说这儿的朝阳品茗选举初选工作坊已经办了叁年多。"比那些电视选秀公平多啦!"他端着闻香杯在鼻尖轻晃,"茶叶不会作假,好喝就是好喝。"
确实,在这间工作室里,再贵的包装都不管用。所有参赛茶样都要褪去华丽外衣,仅凭滋味决胜负。看着大家认真品啜、低声交流的模样,倒真像在给茶叶办超级女声。
茶香里的民主
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投票方式。不是举牌子也不是按按钮,而是把不同颜色的茶梗投进竹筒——青梗代表清新雅致,红梗意味醇厚浓酽。据说最后统计时,满桌茶梗五彩斑斓的,特别壮观。
负责冲泡的茶艺师小陈告诉我,他们这个朝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最初只是几个茶友闹着玩的。后来发现用比赛的形式能让大家更专注地品鉴,就慢慢固定成每月活动。"现在好多茶商都等着看我们评选结果呢。"她说话时手腕轻抬,凤凰叁点头的注水手势特别漂亮。
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。每当新茶客犹豫该投哪种茶梗时,老会员们从不强行安利,只说:"跟着舌尖的感觉走。"这话听着简单,却道破了品茶的真谛。
窗外车水马龙,屋里茶烟缭绕。在评分表上勾勾画画的间隙,我忽然觉得,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,能保留这样一方让味蕾当家做主的天地,实在难得。
临走时我买了份当选茶王的凤凰单丛。倒不是盲目跟风,是确实在茶汤里尝到了山场气息与制茶人的匠心。这大概就是朝阳品茗选举初选工作坊最迷人的地方——它让喝茶这件事,重新回到茶本身。
现在经过那条街,我总会留意工作室窗边的评选公告。有时候是武夷岩茶夺冠,有时是云南普洱胜出。但无论结果如何,那片茶香弥漫的空间,始终在提醒着我们:最真实的选择,永远来自味蕾最本能的触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