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皋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少年家教一小时五十元
那些被标价的时间
前几天在小区布告栏,我瞧见一张手写广告:“如皋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提供家教服务。”字迹工工整整,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。我不由停下脚步,心里琢磨开了——这价格,说贵不贵,说便宜也不便宜。现在请个大学生家教差不多也是这个价,可眼前这位,自己都还是个初中生呢。
顺着广告上的联系方式,我找到了这位小老师的母亲。电话那头是位爽朗的女士,她说儿子叫小磊,今年刚上初二。“这孩子非要自己挣零花钱,说是同学里好几个都这么干。”王阿姨在电话里笑,“我们想着锻炼锻炼他也好,就把老邻居家五年级的孩子交给他试试。”
见到小磊时,他正带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做数学题。书桌上摊着练习本,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,时不时用手比划着:“你看啊,这道题就像爬楼梯,得一步一步来。”那认真的模样,让我差点忘了他自己也还是个孩子。
“刚开始可没那么顺利。”小磊挠挠头告诉我,“第一次上课前,我对着镜子练了好几遍。妈妈当学生,我给她讲课,她总说我讲得太快,像背书。”他说现在每次备课都要花两叁个小时,要把知识揉碎了,再用小孩能听懂的话说出来。
问他为什么选择做家教,小磊的眼睛亮了起来:“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在找事情做。有个女生手工做得好,在网上卖发卡;还有个男生周末帮人遛狗。大家都想试试自己能做点什么。”他说得很实在,现在家长给的零花钱不少,但花自己挣的钱,感觉特别不一样。
小磊的妈妈倒是看得开: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但孩子不能成了温室里的花朵。他既然有这个心思,我们当家长的得支持。”不过她也立了规矩——不能影响学习,每周最多接两单。最让她欣慰的是,自从当了小老师,儿子做作业反而更认真了,“自己要是都不会,怎么教别人呢?”
这事儿让我想起自己十四五岁的时候,那会儿最多也就是帮爸妈跑跑腿,挣个块儿八毛的零花钱。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了,他们眼界开阔,胆子也大。就像小磊,不光数学教得好,还自创了“游戏学习法”,把练习题编成闯关游戏,小学员特别喜欢。
当然啦,也不是所有人都赞成这么小的孩子出来赚钱。楼下李奶奶就直摇头:“才十四岁,正是玩的时候,挣什么钱啊!”可我看小磊教课时的那个投入劲儿,倒觉得这比抱着手机打游戏强多了。
眼下在如皋,像小磊这样的少年家教还真不少。他们收费大多在每小时四十到六十元之间,主要教小学内容。家长们也渐渐接受了这种模式,毕竟小老师和孩子年龄差距小,沟通起来更轻松。有个家长跟我说:“我家那调皮鬼,以前请大学生家教都坐不住,现在跟着小磊哥哥学得可带劲了。”
小磊最近还在琢磨新点子,他想组织几个同学一起开个“周末学习小组”,专门帮叁年级到五年级的小朋友巩固功课。“我们几个可以分工,我教数学,小雨教英语,这样能帮到更多小朋友。”说这些时,他脸上闪着光,那不只是挣到钱的兴奋,更像是一种被需要的快乐。
看着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,我忽然觉得,或许我们该多给他们一些信任和空间。毕竟,成长这件事,光靠说教是远远不够的,总得让他们亲手试试水的深浅。就像小磊说的那句话:“教别人的时候,其实学得最多的是我自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