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泉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香相伴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48:58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七点半,龙泉实验学校的走廊里飘着若有似无的茶香。初叁(5)班的李晓雨端着白瓷茶杯走进教室,杯中的龙井嫩芽缓缓舒展。“今天晨读课我们品茉莉花茶,”语文老师轻轻放下茶壶,“尝尝看能不能从茶汤里闻到春天的味道。”

这可不是什么兴趣社团活动,而是龙泉学校这学期正式开设的“茶香课堂”。起初家长群里还有人嘀咕:“上课喝茶不会分心吗?”但两个月过去,孩子们的变化让不少家长改变了看法。李晓雨的妈妈发现,女儿现在周末能安静地练两小时书法——以前坐二十分钟就要摸手机。

茶香里的专注力

“第一口有点苦,”初二男生王浩悄悄对同桌说,“但回味是甜的。”他的化学老师正好讲到茶多酚的分子结构,同学们看着杯中起伏的茶叶,突然觉得那些化学式不再抽象。教导主任坦言,最初提议把茶道引入课堂时,确实担心影响教学进度。可数据说话:试点班级的期中考试成绩,比上学期反而提高了5%。

茶具摆放也有讲究。青瓷杯要轻拿轻放,这练的是静心;水温85度刚好,这学的是分寸。上周五的作文课上,学生们描写“茶香的味道”,有个孩子写道:“热水碰到茶叶的瞬间,像清晨露珠滴在青石板上散开的香气。”语文老师惊喜地在下面画了条波浪线——这孩子以前的作文从来超不过叁百字。

更让人意外的是,几个总在课间追逐打闹的男生,现在会围在茶台前讨论哪种茶回甘更持久。他们的班主任注意到,这些孩子上课做小动作的次数明显少了。“可能就像茶要慢慢泡,人的性子也能慢慢养出来吧。”她泡着金骏眉,眼里带着笑意。

茶杯中的文化课

历史老师把课堂搬到了茶艺室。讲到宋代经济时,学生们亲手体验点茶法,看着茶沫在盏中泛起白浪,仿佛穿越到《清明上河图》的茶馆里。地理课上,同学们对着地图找不同产茶区的经纬度,发现家乡的龙井正好处在北纬30度的黄金产茶带。

生物老师更绝,带着学生到学校后山的茶园观察茶树病虫害。孩子们举着放大镜蹲在茶丛间,那份认真劲儿,比在实验室里强多了。“原来茶叶背面还有这么多细绒毛!”一个女生惊呼,她后来交的观察报告破了班级记录——整整八页,配了二十多幅手绘插图。

当然也有小插曲。刚开始有学生偷偷往茶里加糖,被老师发现后也不批评,只是让他对比加糖前后的茶汤变化。那孩子抿了一口直皱眉:“把茶本身的香味都盖住了。”现在他成了班里最懂行的“小茶人”,能准确分辨出不同山场的岩茶特征。

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,教室里茶香氤氲。孩子们端着茶杯时格外小心,生怕惊扰了杯中舒展的嫩芽。他们的数学作业本上不再有滴落的可乐渍,取而代之的是偶尔沾上的淡淡茶痕。校长说,我们不是要培养茶艺师,而是想让孩子知道,生活里除了可乐奶茶,还有另一种值得细细品味的选择。

放学铃响起,学生们收拾好茶具才离开。李晓雨在周记里写:“以前总觉得安静是件难受的事,现在发现,能安静地喝完一杯茶,也挺好的。”她的茶杯底下,还留着半片沉底的茶叶,像枚精致的书签,夹在了这个寻常却特别的下午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