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南雄女子学院后街现在能去吗
前几天和老同学聊天,突然说起南雄女子学院后街那家糖水铺,她顺口问了句:"对了,你说南雄女子学院后街现在能去吗?"
这一问倒让我愣住了。仔细想想,自从毕业离开那座城市,已经快叁年没回去看看了。
记忆中的烟火气
记得以前读书时,每到傍晚,后街就渐渐热闹起来。巷口那家卖鸡蛋仔的阿姨总是笑眯眯的,她家鸡蛋仔外脆里软,奶香特别浓。往里走几步,是家开了二十多年的老式理发店,老师傅手艺好,十块钱就能理个发。再往里,就是同学最爱的那家糖水铺,夏天卖绿豆沙,冬天卖芝麻糊,价格实在,味道也正。
那时候后街不算宽敞,两边摆满小摊,行人得侧着身子才能通过。但就是这种拥挤,反而让人觉得特别有生活气息。下了晚自习,和室友来这里买份宵夜,站在路边边吃边聊,成了我们每天最放松的时刻。
现在回想起来,那条不起眼的小巷,装满了我们整整四年的青春记忆。
变化的痕迹
上周实在按捺不住好奇,专门抽空回去了一趟。说实话,刚走到巷口时差点没认出来——原来坑洼的水泥路铺上了青石板,乱拉的电线也看不到了,整体干净整洁了许多。
不过让人欣慰的是,虽然环境变了,但熟悉的老店大多还在。鸡蛋仔阿姨的摊位挪到了里面一点,听说是因为创卫要求统一规划。她一眼就认出了我,还说记得我爱吃原味的。理发店的老师傅还在,价格涨到了十五,在这年头也算很良心了。
糖水铺重新装修过,墙上挂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,看起来规范多了。点了一碗绿豆沙,味道倒是没变,还是那么清甜解暑。老板说,这两年确实有些变化,有些摊位因为各种原因不做了,但也来了些新面孔。
新开的几家小店挺有意思,有做手工皮具的,有卖 vintage 服饰的,给这条老巷子添了些不一样的气息。
边走边看,发现虽然少了些从前的随意,但多了份规整。现在的后街,更像是个精心打理的市井小巷,既保留了原来的烟火气,又增添了几分文艺感。
其实想想也是,城市在发展,老街巷也不可能一成不变。重要的是,那些让人怀念的东西是否还在——熟悉的店家、地道的味道、还有那种闲适自在的感觉。
这次重访让我明白,南雄女子学院后街确实变了模样,但骨子里的韵味没变。它依然是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,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存在着。
如果你也在犹豫要不要回去看看,我的建议是值得一去。或许能找到记忆中的味道,或许会发现新的惊喜。毕竟,每条老街都在书写新的故事,而我们的记忆,也需要不时更新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