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夏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,临夏学生一小时50元陪小孩
这事儿得从上周说起。我表姐家那个上五年级的淘气包,数学成绩一直在及格线徘徊,请家教动辄两叁百一节,普通家庭哪扛得住?正发愁呢,邻居李阿姨神秘兮兮地拉着我说:“你不知道?现在好些初中生也做家教,我家孙子找的那个临夏初中生,一小时才收50块钱!”
我当时第一反应是:初中生教小学生?能行吗?可转念一想,自己读书那会儿,班里学霸给同学讲题不是讲得头头是道?带着半信半疑,我通过社区家长群联系上了个叫小马的初二男生。
意想不到的教学现场
周六下午,小马背着双肩包准时敲门。瘦高个儿,校服拉链拉到胸口,见到人还有点腼腆。可摊开练习本那刻,整个人就跟换了似的。他教分数加减法不用复杂术语,而是拿出早就剪好的彩色纸片:“你看啊,这个红色扇形是四分之一,这两个蓝色扇形各是八分之一...”表侄女眼睛一下子就亮了。
更让我惊讶的是,小马会模仿动画片角色声音讲应用题。遇到“水池同时进水放水”这种经典难题,他手舞足蹈地表演:“进水管道像大象鼻子哗哗流,放水管道像小老鼠偷偷漏...”孩子笑得前仰后合,居然五分钟就搞懂了。这种教法,还真不是按部就班的成年老师能想到的。
其实这种临夏初中生一小时50元陪小孩的模式,在周边社区已经悄悄流行半年多了。有些高年级孩子教得更溜,还会用游戏段子编记忆口诀。隔壁单元的王姐告诉我,她女儿跟着个初叁女生学英语,人家把单词编成谤补辫,现在孩子上厕所都哼着“蹿补尘颈濒测词蹿补尘颈濒测词我爱我的家”。
当然也有人质疑:小孩子教小孩子不是过家家吗?但亲眼见过教学现场后,我发现这些初中生特别懂同龄小孩的思维卡点。有次表侄女死活理解不了角度概念,小马直接掏出手机打开自拍模式:“来,咱俩把头歪成90度合影!”这下连锐角钝角都分清了。
现在表侄女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家教课。昨天居然主动说:“小马哥哥讲题像拆盲盒,每次都有新花样!”表姐算过账,请大学生家教每小时起码120元,而临夏学生一小时50元陪小孩,这笔开销对工薪阶层友好了太多。
晚上在小区散步,经常能看到初中生背着书包匆匆赶往学生家。树荫下偶尔传来稚嫩的讲题声,夹杂着孩子们恍然大悟的欢呼。这种既帮补零花钱又解决邻里需求的模式,倒成了社区里心照不宣的温暖风景。
不过话说回来,选择小老师也得留个心眼。我帮表姐总结了经验:最好选初叁学霸,教学前要看过往成绩单,家长最好在旁边房间听着动静。毕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当老师,有些讲题容易着急,反而会打击小朋友信心。
临走时我问小马为什么出来做家教,他挠头笑笑:“攒钱买绝版奥特曼卡册呗。不过看着弟弟妹妹从讨厌数学到喜欢数学,比抽中厂厂搁卡还开心。”夕阳把他校服照得发亮,那瞬间我突然觉得,或许教育的本质,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这么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