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封约附近学生100一次,开封学生约附近每次一百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3:19:03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在便利店听到的对话

昨晚去楼下买泡面,结账时前面站着两个年轻小伙子。穿格子衫的那个边刷手机边嘀咕:“你说这‘开封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’的信息能信吗?我刷到好几条了。”旁边戴眼镜的朋友摇摇头:“看着都差不多,‘开封学生约附近每次一百’这种话,我表弟说他同学差点上当。”

我当时拿着手里的老坛酸菜面,突然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。你们发现没有?最近在本地论坛、贴吧甚至朋友圈,总能看到类似的信息。有时候换个马甲,把“一次”改成“每次”,把“约附近”调个顺序,但核心意思都绕着这个数字转。

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到“开封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这种消息时,还以为是家教或者临时工。后来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这种信息往往配着模糊的照片,联系方式藏在层层转发后面,你要真去问,对方要么突然消失,要么就开始要押金。

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远房亲戚说过,他们每个月都能接到几起报案,都是年轻人被这种“明码标价”的信息坑了。有的是交了钱就被拉黑,有的是见面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最麻烦的是,这些信息像韭菜似的,割一茬又长一茬。

想想也挺无奈的。现在找工作不容易,有些学生可能真会被“每次一百”的条件吸引。日结、现结这些字眼对急需用钱的人来说,确实很有诱惑力。但问题的关键是,正经兼职需要这么隐晦地表达吗?会在各种群里像发小广告一样撒网吗?

去年暑假,我侄女差点中招。她在家庭群里转发了一条“开封学生约附近每次一百”的招聘,说是某商场促销日结。我当时多问了几句:具体在哪家商场?联系人是企划部还是人力资源?需要准备什么材料?结果她一问叁不知,对方只说“来了就知道”。

后来我们陪她去了约定地点,根本找不到所谓的招聘负责人。对方在电话里支支吾吾,最后干脆关机。这事给我提了个醒,现在很多骗局就钻年轻人社会经验不足的空子。

其实冷静想想就明白了。正规公司招聘,流程都很清晰:面试地点、合同协议、工作内容白纸黑字。哪会像猜谜语似的,用那种模棱两可的话术?而且真正的好机会,往往通过学校就业中心或者熟人介绍,很少会在网上用固定金额当诱饵。

最近我发现这类信息又开始变异了。除了“开封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这种标准版,还出现了“长期合作”“支持线上”等新花样。但核心套路没变——先勾起你的兴趣,再一步步引你入套。

有次和做人力资源的朋友聊天,他说现在很多传销组织专门盯着大学生。因为他们时间灵活、社交圈单纯,更重要的是——容易相信别人。那些看似优厚的条件,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。
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要问:那要是真遇到靠谱的短期兼职该怎么判断?我觉得至少要看叁点:有没有固定办公地点;能不能出示营业执照;报酬结算方式透不透明。如果这叁项都含糊其辞,哪怕说得天花乱坠也得小心。

记得之前在大学城附近,看到有学生在发传单,组织者直接挂着工作证,旁边摆着易拉宝,写明公司信息和薪资构成。这种光明正大的招聘,反而很少用“每次一百”这种笼统的说法,时薪、计件都写得清清楚楚。

现在每当再看到“开封学生约附近每次一百”这类信息,我都会想起便利店那个戴眼镜男生说的话。他当时拍了拍同伴的肩膀:“算了吧,真要找兼职,我带你去做问卷调查,虽然钱少点但至少靠谱。”这话实在,天上不会掉馅饼,但地上真的有很多坑。

或许下次再遇到有人转发这种消息,我们可以多句嘴提醒下。毕竟年轻时谁都可能走弯路,但要是因为几百块钱吃了亏,甚至遇到危险,那真的不值得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