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阳同城喝茶上课,贵阳本地品茶学习交流
贵阳同城喝茶上课
最近总听朋友提起“贵阳同城喝茶上课”这事儿,刚开始还纳闷呢——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上课?直到上周末跟着朋友去了一次,才发现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活动。那天我们约在文昌阁附近一家安静的茶室,推开木门就闻到淡淡的茶香,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。
组织活动的是一位穿着棉麻衬衫的茶艺师,大家都叫他陈老师。他边烫茶杯边和我们聊天:“很多人觉得喝茶就是解渴,其实每片茶叶都有自己的脾气。”他拿起盖碗轻轻晃动,“像这款本地的湄潭翠芽,水温就不能太高,八十度刚好能激发出它的鲜爽。”看着他行云流水的动作,我突然意识到,原来喝茶有这么多门道。
坐在我旁边的是个90后姑娘小琳,她在金融公司上班。她说来参加这个贵阳本地品茶学习交流,纯粹是想给快节奏的生活按个暂停键。“每天盯着碍笔滨转,坐在这儿慢慢品一泡雷山银球茶,反而能找到自己的节奏。”她小心端起闻香杯的样子,和平时在会议室雷厉风行的模样判若两人。
最让我惊讶的是,现场还有两个大学生。戴眼镜的男生说他们正在做茶文化相关的课题:“在抖音上看再多视频,也不如亲手冲泡一次体会深。你看这茶汤颜色—”他举起公道杯对着光,“真正的好茶,汤色透亮得像琥珀,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。”
陈老师教我们品鉴都匀毛尖时特别耐心:“别急着喝,先看茶叶在水中舒展的样子。”果然,翠绿的茶叶慢慢沉入杯底,像跳了支优雅的舞蹈。他接着说:“其实啊,茶叶就像人,需要合适的温度和时间才能展现最好的一面。我们办这个贵阳同城喝茶上课,就是想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美好。”
不知不觉叁小时过去了,大家却还意犹未尽。穿格子衬衫的李先生分享了他的感受:“我来贵阳出差半年,通过这个活动不但学会了选茶,还认识了不少本地朋友。”他熟练地用茶夹给众人分茶,“现在周末经常约着去黔灵山找茶馆,比窝在酒店刷手机有意思多了。”
窗外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,茶壶里水声咕噜,这样的周末午后格外惬意。我想,或许这就是贵阳本地品茶学习交流最迷人的地方——它不单是传授知识,更创造了一个让人安心交流的空间。在这里,每个人都能暂时放下身份,专注于手中的这杯茶。
临走时,茶艺师正在教新来的学员如何保存茶叶。“绿茶要放冰箱,普洱却要通风保存...”他的声音温和而清晰。我忽然想起他之前说的话:喝茶这件事,快不起来,也急不得。在这个什么都讲求效率的时代,能安静地喝完一泡茶,何尝不是种难得的幸福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