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州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汝州附近200元真情何在
夜色中的对话
巷口那家牛肉面馆雾气腾腾,隔壁桌两个小伙子边吃边聊。“现在谈对象真费钱,上周约会光吃饭就花了五百。”戴帽子那个叹了口气。穿工装的小伙哧溜吸了口面:“要我说,在咱汝州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我记得十年前,五十块就能带对象去人民路吃砂锅,还能看场电影。”
这话让我筷子停在了半空。是啊,现在随便约个会,奶茶叁十,吃饭两百,看电影再一百多,要是再去喝点东西,大半个月的烟钱就没了。可转头想想,隔壁单元的王叔王婶,当年不就是用五块钱买了俩烧饼,在汝河边上坐了整下午?现在老两口还天天挽着手散步呢。
上个月参加表妹婚礼,新郎是快递员,表妹在超市收银。俩人租着房子,彩礼就象征性地要了一万零一块,说是“万里挑一”的好意头。婚礼上表妹笑得特别甜:“他每天都会给我发消息说'累了吧,晚上给你揉肩'。”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或许汝州附近200元真情何在,答案不在钱包里,而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。
上周在地摊买袜子,碰见个老奶奶在挑男士手套。她说老伴蹬叁轮车,手都冻裂了。“这双十五,给他买两双换着戴。”她从布钱包里仔细数出叁十块钱,又添五块买了双厚袜子。看着她蹒跚的背影,我忽然明白了——那些让你惦记着添双袜子的感情,比任何贵重礼物都温暖。
当然也得承认,现在物价确实高了。请姑娘吃顿饭,两百块都算节俭的。但感情这事儿吧,好像从来就不是明码标价的。我发小娶了他初中同学,俩人第一次约会就在文化宫跳广场舞,一分钱没花。现在孩子都上小学了,每天晚上还一块儿散步呢。
昨天路过婚纱店,橱窗里模特穿着雪白的婚纱。旁边有对小情侣在争论什么,走近才听见女孩说:“租这套就行,省下的钱给你妈买那个按摩仪,她腰不好。”男孩没说话,就是紧紧握着她的手。我在旁边看着,心里突然特别踏实。
回家路上经过汝河,夕阳把水面染成金色。想起刚才那对年轻人,再想想王叔王婶、买手套的老奶奶,忽然觉得这个问题好像没那么难回答了。贵的不是爱情,是生活;真的不是价格,是那份把你放在心上的心意。
街灯渐次亮起,卖烤红薯的大爷开始收摊。我买了个红薯,热乎乎的捧在手里。或许在某个角落,正有人用不到两百块准备着惊喜——一束路边摘的野花,一张手写的卡片,或者只是并肩坐在河堤上,分享这个甜丝丝的红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