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吉学生品茶工作室,昌吉学子茶艺交流空间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4:10:28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进昌吉学生品茶工作室,一股清雅的茶香扑面而来。几个学生正围坐在木桌旁,小心翼翼地将热水注入白瓷盖碗,眼神专注得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。这里没有喧闹的聊天,只有偶尔响起的轻柔水流声和零星的笑语。

其实刚开始听说学校里有个品茶工作室时,我还挺纳闷的——年轻人不都爱喝奶茶咖啡吗?直到第一次参加他们的活动,我才恍然大悟。那个周叁下午,我跟着同学走进这间布置素雅的房间,立刻被墙架上陈列的各种茶叶吸引了目光。玻璃罐里装着碧螺春、铁观音、普洱,每个罐子旁还细心标注了产地和特点。

从陌生到熟悉的转变

“先闻香,再观色,最后小口品尝。”负责讲解的大二学生小杨递来一盏清澈的茶汤。我学着他的样子笨拙地端起茶杯,那股淡淡的兰花香让我瞬间放松下来。旁边几个新生刚开始还拘谨地坐着,几杯茶下肚后,大家都自然地聊起了各自家乡的茶俗。四川的同学说起盖碗茶的讲究,福建来的小伙伴则分享了功夫茶的繁琐步骤。这个昌吉学生品茶工作室,不知不觉就成了连接天南地北学子的纽带。

现在回想起来,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里轻松的氛围。不会有谁因为你分不清生普熟普而笑话你,也不会有人非要你背出茶叶的年份。记得上次活动,我们尝试着用不同水温冲泡龙井,结果有人泡出了苦涩的味道,大家反而笑着讨论起失败的原因。这种允许试错的空间,在竞争激烈的校园里显得特别珍贵。

慢慢地,我发现这个昌吉学子茶艺交流空间带给我们的,远不止泡茶技巧那么简单。上周五晚上,大叁的学姐带着她收集的各式茶具来分享,从紫砂壶到建盏,每件器物背后都有个小故事。我们一边品着陈年普洱,一边听她讲述这些茶具的来历,窗外渐渐暗下去,屋里却暖意融融。

有意思的是,这个空间还催生了不少意外的合作。设计系的同学为活动设计了精美的茶单,文学院的小伙伴正在整理各地的茶文化资料,据说还要编成小册子。而这些,都是大家在品茶闲聊时自然而然产生的想法。

现在每次路过那间总是飘着茶香的活动室,我都会放慢脚步。这里已经成了我们在繁重课业中的一处宁静角落。有时候带着难题过来,泡上一杯茶,看着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,心情也会不知不觉平静下来。身边不少同学都说,参加过几次活动后,发现自己变得更沉稳了,连带着做实验、写论文时都更能静得下心。

前几天又看到新一批大一新生好奇地推门而入,就像当初的我一样。他们略显生涩地学着温杯烫盏,然后在茶香中慢慢放松下来,开始分享各自的故事。这个昌吉学生品茶工作室,就这样静静地陪伴着一届届学子,用最中国式的方式,为我们搭建起交流的桥梁。或许毕业后,我们会在某个疲惫的午后泡上一杯茶,想起这段在茶香中度过的青春时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