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要找个女人过睡一晚,高要寻女性共度夜晚
高要这个小城已经连着下了叁天雨,湿漉漉的街道上行人匆匆,路灯在水洼里投下细碎的光。老王蹲在五金店门口抽烟,看着雨丝发愣。店里电视正放着相亲节目,女嘉宾笑得花枝乱颤。
“你说现在找个伴咋这么难?”他忽然扭头问我,“不是要车要房,就是要月入过万。”烟圈在雨雾里慢慢散开,像他没能说出口的后半句话。我知道他媳妇走了叁年,儿子在省城读书,家里那栋自建房晚上静得能听见老鼠啃墙根。
深夜的便利店
街角的24小时便利店亮着惨白的灯,凌晨两点还会有人进来买泡面。收银员小陈说常有个穿西装的大叔,每次都要在货架前转悠半天,最后却只买一包花生。有回大叔喝多了,抱着收银台旁边的柱子嘟囔:“回去也是对着四面墙...”
这种孤独感我懂。去年冬天暖气坏了,我在被窝里缩到半夜,突然特别想听见另一个人的呼吸声。不是非要做什么,就是希望身边有个活人,让屋子有点热气。那时候真要找个女人过夜的话,大概也就是图个相互取暖。
现代人活得真矛盾。微信好友上千,能半夜打电话的找不出一个。各种社交软件划到手软,可屏幕那头究竟是人是鬼都说不准。老李前两天在交友平台被骗了叁千,对方发来的照片根本是网图。
说到高要寻女性共度夜晚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往歪处想。其实未必都是那档子事。上周在烧烤摊遇见个开网约车的师傅,他说最怕收车回出租屋的那一刻,钥匙转开锁孔的咔嚓声特别刺耳。“要是屋里有人亮着盏灯等,我宁愿少挣一半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,奶奶总会在灶台留碗热粥。现在城里人条件好了,反而连口热乎饭都难吃上。隔壁单元新搬来的年轻夫妻天天点外卖,有次在电梯闻到他们家飘出来的香味,居然是老坛酸菜牛肉面。
婚姻介绍所的赵阿姨说,现在登记的人里,明确要求“短期伴侣”的多了叁成。“不是耍流氓,”她扶了扶老花镜,“现在租房这么贵,两个人搭伙过日子能省不少开销。”这倒是个实在话,去年房租涨了两次,我也动过找人合租的念头。
不过这种关系处理起来挺麻烦。朋友大壮试过和女网友合租,开始说好各过各的,后来因为谁洗碗都能吵起来。最后那姑娘搬走时,还顺走了他新买的砂锅。“所以说啊,”大壮灌了口啤酒,“睡一张床的两个人,怎么可能分得清。”
雨渐渐小了,老王把烟头摁灭在水坑里。“明天该晴了,”他站起身捶捶腰,“我得去婚介所看看,总不能老这么单着。”五金店的卷帘门拉下来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,在雨后的街道上传得很远。
街对面新开了家情侣火锅店,玻璃窗上贴着心形贴纸。或许哪天该进去试试,我暗自想着,就算一个人吃鸳鸯锅也没什么丢人的。毕竟在寻找温暖这件事上,大家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