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清水会交流群,福清水会联谊社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3:30:06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总有朋友问我,知不知道咱们福清有个水会交流群?我笑着点头,顺手就把福清水会联谊社群的邀请链接发了过去。说来也怪,这两年在福清,这两个名字相似的群组突然就火了起来。

那天我刚下班,手机叮咚一响,是群主老陈在群里喊话:“今晚有人在利桥附近吃海鲜吗?临时组局。”后面跟着一串举手表情。我犹豫着要不要报名,毕竟明天还要上班。这时跳出一条消息:“我就在附近,带了两瓶本地米酒,来晚的可就没份咯!”得,这下非去不可了。就是这样的随意,让这个群变得特别有人情味。

从线上闲聊到线下相聚

其实刚开始,福清水会交流群就是个普通老乡群。大家偶尔分享些本地新闻,或者问问哪里修水管靠谱。转折点发生在去年端午,不知谁提议在龙江边搞个小聚会,结果来了叁十多号人。卖海产的阿明带了好几箱生蚝,开甜品店的小雅特意做了冰粉,还有个老伯即兴唱起了福清谣。

自那以后,线上交流就慢慢延伸到了线下。上周六,我们二十多人还组团去了石竹山。在山顶泡茶时,做茶叶生意的林姐给大家讲起了福清人的喝茶习惯。她说咱福清人喝茶就爱配点光饼,这个传统从明朝就有了。听着她娓娓道来,看着山下熟悉的街景,突然觉得这群把大家都联系得更紧密了。

现在想想,这个福清水会联谊社群能这么活跃,大概就是因为抓住了咱们福清人骨子里喜欢热闹、重乡情的特质吧。不需要刻意组织,随性的小聚反而更自在。

前几天群里还在聊,说要在年底前搞个福清话小课堂。在印尼做过生意的王叔自告奋勇要当老师,他说好多年轻人都不会讲地道的福清话了,这可不行。消息一出,群里报名接龙就排了老长。看来大家虽然平时忙,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,都藏在心里呢。

手机又响了,是群里的消息提醒。开烘焙工作室的小妹在问,谁想试吃她新研发的海蛎饼口味欧包?下面已经跟了十几条回复。我忍不住笑了,这种既传统又新潮的混搭,大概也只有在我们福清水会交流群里才能看到吧。

窗外飘来隔壁炒菜的香味,应该是海蛎煎的味道。忽然觉得,这个群就像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,既有老福清的烟火气,又有新福清的活力。它不像那些正经八百的商会,更像是个随时可以歇脚喝茶的街角老店,谁路过都能进来坐坐,聊上几句家常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