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门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江门小巷情缘何处寻
江门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?这个问题突然冒出来的时候,我正站在一条青石板路中间发呆。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老墙上,把爬墙虎的叶子映得发亮。
巷子深处飘来一阵豆浆香味,是那家开了叁十年的早餐店还没打烊。老板娘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正给一位老伯的保温杯里添豆浆。老伯坐在小凳上慢悠悠地说:“多加点糖,我家老婆子就爱喝你家的甜豆浆。”这话让我想起,这老伯每天都来,说是老伴腿脚不方便,但又喝不惯别处的味道。
巷子里的日常时光
我常想,所谓爱情,大概就藏在这些晨昏交替的巷弄里。东湖公园旁边那条巷子,每到傍晚总能看到一对中年夫妻散步。女的走得慢,男的就在前面两叁步的地方停下,假装看路边摊上的小玩意儿,其实是在等她。这种不动声色的等候,比多少句“我爱你”都来得真切。
老街骑楼下有家修补衣服的小铺子,老师傅戴着老花镜,一针一线地缝着。他妻子就在旁边理线,两人不怎么说话,偶尔抬头对视一眼,又各自忙活。那种默契,是岁月一点一滴沉淀下来的。
水街市场里卖菜的陈姨,每天收摊时总会留一把最新鲜的青菜。我问她给谁留的,她笑了笑:“楼上张老师啊,他女儿在外地工作,一个人总凑合吃。”后来我才知道,张老师的女儿和陈姨的儿子是同学,这份照顾已经持续了好几年。
不经意间的温暖
江南小学对面的文具店,老板娘记得每个常来的孩子。有个小男孩每天来买橡皮,后来老板娘发现他其实不缺橡皮,只是喜欢和她说说话。孩子的妈妈工作忙,常常很晚才回家。老板娘就让他多在店里坐会儿,有时还教他写作业。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情的牵挂,不也是爱的另一种模样吗?
我突然明白了,江门小巷情缘何处寻这个问题,答案或许比想象中简单。它不在轰轰烈烈的誓言里,而在豆浆升腾的热气中,在修补衣服的针脚间,在留下的那把青菜里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,串起了生活最真实的温情。
天色渐暗,巷子里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来。我转身往回走,路过那家早餐店时,看见老板娘正在收拾桌椅,老伯提着豆浆慢慢走远的背影。明天这个时候,他大概还会来,老板娘也依然会多给他加一勺糖。这样的重复,这样日复一日的守候,或许就是巷子里最动人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