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州哪个巷子有姑娘,抚州何处巷弄有女子
抚州的老巷子总是藏着不少故事。前几天路过荆公路,看见几位老人家坐在竹椅上摇蒲扇,就凑过去搭了句话:"您知道这附近哪条巷子最有人气不?"穿白汗衫的大爷眯眼笑了:"要说热闹啊,还得是若士路那片。"
其实在抚州问"哪个巷子有姑娘",不如说是想找找这座城市的烟火气。?青石板路边常能遇见结伴的女学生,捧着书从文昌桥那头走来;剪子口的早点铺前,系围裙的老板娘正麻利地包着灌芯糖。这些巷弄里的身影,组成了抚州最日常的风景。
巷口飘来的临川菜梗香
转过羊城路,突然闻到一阵酸辣味。跟着香味走,发现是家不到十平米的小店。扎马尾的姑娘站在玻璃柜后,正给客人装腌菜。"我们家的菜梗用了四代人的老卤水,"她擦擦额角的汗,"夏天配白粥最爽口。"玻璃罐里紫红色的菜梗透着光泽,几个老主顾边排队边唠家常,说这味道二十年都没变。
这让我想起抚州人常说的"女子当家"——很多传统小吃能传下来,还真靠巷弄里的女人们守着那口老灶台。她们记得每样食材的火候,就像记得每条巷子的年纪。
梧桐树下的戏台子
在州学岭碰到件趣事。黄桷树底下搭着简易戏台,几位穿戏服的采茶戏演员正在休息。有个戴珠花的旦角边整理水袖边教小孩唱腔,童声混着赣韵格外清亮。"现在年轻人很少学这个啦,"她卸下头饰时笑了笑,"但每周叁在这练功,总会有街坊来听。"
暮色渐浓时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卖灯芯糕的推车扎着铃铛经过,叮叮当当的声音惊起了屋檐下的麻雀。或许抚州何处巷弄有女子,本就不是要找什么特定答案——当你在某个转角听见汤显祖故里的戏文声,闻到谁家窗台飘出的墨香,那些与城市共同呼吸的生活印记,早就在青砖黛瓦间等着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