泊头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泊头汉子常逛的小胡同
要说咱们泊头男人下班后最爱钻哪儿,还得数城里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。这些巷子窄得俩自行车错车都得侧着身子,墙皮斑驳得能瞅见几十年的风雨,可偏偏就成了老爷们儿的心头好。
你问为啥?老张头正蹲在巷口石阶上嘬烟,烟圈悠悠地飘向巷子深处:"家里太憋屈,大马路又吵得脑仁疼。这儿往墙根一靠,风吹不着雨淋不着,舒坦!"他弹了弹烟灰,眯眼瞧着巷尾那盏昏黄的路灯,"在这蹲半晌,能碰见七八个老伙计,比公园里碰头还勤快。"
巷子里的江湖
往深处走,剃头师傅老李的推子正嗡嗡响。他那摊儿就支在巷子拐角,墙上挂面裂纹的镜子,客人往破藤椅里一陷,能眯瞪半个钟头。"我这手艺传叁代了,"老李的剪子在客人发梢游走,"那些亮堂的理发店,小伙儿张嘴就是总监、设计,咱这儿就五块钱,刮脸带按摩。"
再往里,王老五的卤煮锅咕嘟冒泡,那股子混着八角茴香的肉香,能把整条巷子的馋虫都勾出来。傍晚五六点,男人们揣着酒瓶晃进来,塑料凳上一坐,猪肠、豆泡往碗里一舀,热气糊了满眼镜。"这味儿,比大饭店还攒劲!"常客老刘嘬着筷子头,"媳妇总嫌味儿大,得,咱躲巷子里解馋呗。"
巷子中间有棵老槐树,树底下永远聚着几拨人。东头四个老汉打麻将,牌摔得啪啪响;西边两个中年人对弈,楚河汉界杀得难分难解;还有几个年轻人靠墙刷手机,偶尔插句话:"叔,你这步臭棋!"
藏在砖瓦里的念想
泊头这地方,早年是运河码头,南来北往的船工歇脚时,就爱钻这些巷子找乐子。如今运河没啥船了,可男人爱扎小巷的习性倒传下来了。老辈人说,从前巷子口还有说书的、唱梆子的,现在虽没了这些,但那份热闹劲儿没散。
"现在商场里冷气足,网吧电脑快,可就是不得劲。"在汽修厂干活的小陈抹把汗,"来这儿蹲会儿,听老辈唠嗑,比刷短视频有意思。"他指着巷尾的青砖墙,"我爷爷那辈就在这儿晃悠,这墙上的刻痕,说不定还有他留的呢。"
这些巷子像是城市的另一套血脉,不显眼,却实实在在流淌着生活。大马路是给外人看的门面,而这些泊头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才是自个儿舒坦的地界。女人爱逛商场,孩子们迷游乐场,而泊头的汉子们,就乐意在这些旧巷子里找自在。
天色渐暗,巷口卖糖炒栗子的吆喝声飘进来。老张头掐了烟站起身,掸掸裤腿:"得,回家吃饭,明儿还这个点儿来。"他背着手往外走,身影在巷口顿了顿,又回头望了眼巷子里渐次亮起的灯火。明天,后天,大后天,这些泊头汉子常逛的小胡同,还会继续上演着属于男人的,细碎而真实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