赣州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老街深巷百元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3:05:41 来源:原创内容

赣州的巷子总是藏着许多故事。那天下午四点半,我钻进一条青石板路的老巷,墙头探出的叁角梅开得正艳。

巷子深处有家剃头铺子,老师傅拿着推子嗡嗡作响。隔壁旧书店门口,老奶奶坐在竹椅上打盹儿。再往前走,竟看见个卖糖水的小摊,红纸上工工整整写着“百元情缘糖水,任意搭配”。我正琢磨这名字的由来,系着围裙的姑娘抬头冲我笑:“尝尝?十五块随便选叁样。”

原来不是一百元,是一百种缘分。她舀着芋圆的手顿了顿:“以前这条巷子住的都是老街坊,现在年轻人搬走了,但我们这糖水还是老价钱。”小塑料碗递过来时,她轻声说:“很多人专门来找这个味道。”

巷子里的叮嘱

常来喝糖水的陈伯告诉我,他年轻时在这条巷子认识了现在的老伴。“那会儿我每天帮她家挑水,她偷偷给我留碗糖水。后来她爹要彩礼,整整一百五十块钱,我攒了两年。”陈伯眯着眼笑,“现在孙子都会打酱油了,我们还常来这儿喝碗糖水。”

正说着,修鞋的刘师傅收摊了。他小心地把工具箱锁进铁皮柜,转身走进糖水铺:“老规矩,花生汤圆。”姑娘给他多舀了一勺红豆。后来才知道,刘师傅的妻子前年中风,他每天收摊第一件事就是给妻子带糖水回家。“她就爱这口甜。”刘师傅说这话时,正在找零钱的手停了一下,“医生说可能就这几个月了,我得让她每天都能喝着。”

暮色渐浓,巷口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有个穿校服的男孩跑过来,掏出一把硬币:“姐姐,我要碗最便宜的。”姑娘给他盛了满当当一碗:“今天搞活动,学生半价。”男孩捧着碗,坐在书店门口的台阶上慢慢吃。他裤子上有个不太显眼的补丁,但吃糖水时眼睛亮晶晶的。

天彻底黑透时,巷子里飘起饭菜香。姑娘开始收摊,把桌椅擦得干干净净。我问她为什么不起个时髦点的店名,她正在拧抹布的手停住了:“这条巷子马上要拆了。我想让老街坊们记住,这儿有过‘百元情缘’的糖水,有过很多像陈伯他们那样的爱情。”

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她锁上小推车,突然笑起来:“其实‘百元情缘’是我奶奶取的名字。她说从前在这条巷子里,一百块钱能办场体面的婚礼,能换来一辈子的相守。”她指着不远处已经关门的剃头铺,“那家的爷爷奶奶,就是花了一百五十块钱结的婚。”

我看着她推着车消失在巷子尽头,糖水摊的位置空荡荡的,只有墙上的叁角梅还在夜风里轻轻摇晃。这条即将消失的老巷里,确实藏着许多赣州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像那碗甜得刚好的糖水,简单,却让人念念不忘。

第二天我特意绕路又去了趟巷子,糖水摊还在老地方。姑娘正在给一个外卖员打包:“多给你加了芋圆,路上小心。”巷子深处的拆迁通知已经贴出来了,但这会儿阳光正好照在“百元情缘”那张红纸上,暖融融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