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津300一晚同城约茶,河津同城约茶300一次
这几天老刷到河津同城约茶的信息,朋友圈里也隐约有人提起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“河津300一晚同城约茶”这种字样,心里咯噔一下。这价格听起来有点微妙,不像正经喝茶的地方。
我有个朋友上个月去河津出差,晚上闲得发慌,就在本地论坛瞎逛。结果没多久,就有人私信问他需不需要“陪伴服务”,开口就是那句熟悉的“河津300一晚同城约茶”。他当时觉得挺新鲜,又有点好奇,就多问了两句。
表面是茶,背后是局
对方发来的照片倒是挺雅致,茶盘、紫砂壶一应俱全,灯光调得昏黄温馨。可聊着聊着,话题就开始跑偏,从品茶技巧慢慢转向了私人陪伴。我那朋友也不傻,立刻察觉到这根本不是单纯的喝茶,赶紧找借口溜了。
后来他跟河津本地一个开茶馆的老板聊起这事,老板嘿嘿一笑,说这招都玩了好几年了。有些场所打着“河津同城约茶300一次”的旗号,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。真正懂行的老茶客,根本不会碰这种明显低于市场价的“服务”。
想想也是,现在正规茶馆,一壶像样的岩茶都要两叁百,还得提前预约茶艺师。哪有可能这个价位还包夜?这种暧昧的暗示,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说实话,这种营销套路挺让人反感的。把传统的茶文化拿来当幌子,搞得乌烟瘴气。我们这儿很多真正爱喝茶的人,现在都不太好意思约人去茶馆了,就怕被人误会。
上次去河津老城区,倒是发现几家挺正经的茶舍。老板是个退了休的老师,专门研究唐代煎茶法。在他那儿喝茶,能听他讲一整天茶经,从采青讲到焙火,那才叫真正的品茶。
所以啊,下次再看到“河津300一晚同城约茶”这种广告,得多长个心眼。天下没有白掉的馅饼,同样也没有白喝的茶。真想品茶,还是得找那些明码标价、专业做茶的地方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在杭州认识的茶农,他们种了半辈子龙井,说起茶叶来眼睛都会发光。那才是真正把茶当回事的人,跟这些打着茶幌子干别的事的,完全不是一路。
或许下次去河津,该专门做个正经的茶室探店。找那些开了十几年的老字号,尝尝他们珍藏的老白茶,那才不辜负这几千年的茶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