钦州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子课余茶叙相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33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好几个同学都在发“钦州大学城学生约茶”的动态,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时我还挺纳闷的——现在年轻人约会都这么文雅了吗?直到被室友拉着参加了一次,才发现这和我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
那是个周四下午,我们没课,跟着导航找到学院路转角处一家叫“茶言”的小馆子。推开木门,桂花乌龙茶的香气混着年轻的笑声扑面而来。靠窗那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姐正在和学弟分享实习经验,角落里艺术系的同学一边品着普洱一边讨论着期末作业的创意。

原来所谓的“约茶”,早就不只是简单喝茶那么简单了。

茶香里的另一种课堂

我注意到隔壁桌几个理工科男生,他们面前摆着龙井和笔记本电脑。凑近一听,居然在讨论数学建模比赛——代码遇到瓶颈时,有人提议先喝口茶歇会儿。说来也怪,就这么放下键盘闲聊的功夫,其中戴黑框眼镜的男生突然拍了下大腿:“我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!”

这种轻松的氛围,和图书馆里正襟危坐的感觉完全不同。没有那么多拘束,思维反而更活跃了。茶凉了可以续水,话头断了可以再起,灵感就在这氤氲茶香中不经意地冒出来。

现在这种学子课余茶叙相约的方式,渐渐成了我们交流学习的新选择。比起在微信群里的碎片化讨论,面对面坐着,看着对方的眼神和表情,聊起来确实更深入。

上周末我又去了次“茶言”,这次是约了不同专业的同学讨论社会实践项目。我们点的凤凰单丛还没喝完,就已经把活动方案梳理得清清楚楚。学心理的小王在聊到社区访谈技巧时,顺手用茶壶和茶杯在桌上摆起了“现场模拟”,把大家都逗笑了。这种跨专业的碰撞,在传统课堂上还真不容易遇到。

说来有趣,这种自发形成的交流圈,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大学生活。有时候觉得,这些茶桌边的对话,某种程度上补齐了正式课堂之外的拼图——那些对于未来、对于成长的真实困惑,往往在这里能找到共鸣。

现在走过大学城周边的茶室,总能看到叁五成群的学生。他们可能刚刚结束一天的课程,书包还放在椅边,就这么自然地聊起课堂上的疑问,或是分享最近读到的好书。偶尔会有路过的同学被话题吸引,主动加入讨论——在这里,陌生人之间的距离,好像就隔着一杯茶的温度。

记得有个大四学长说过,他通过这样的茶叙认识了现在创业团队的合伙人。当时两人都点了武夷岩茶,从茶叶品质聊到市场营销,再从专业课程聊到职业规划,越聊越投机。谁能想到,一杯茶的工夫,竟然为未来的合作埋下了种子。

黄昏时分,茶室窗外的路灯次第亮起。同学们陆续起身告别,约好下次再聚。玻璃门上挂着的风铃叮当作响,像是为这次愉快的交流画上暂时的句号。桌上留下的空茶杯,记录着又一个下午的思想碰撞——而这,或许正是钦州大学城学生约茶最动人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