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河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,双河站街巷子位置在哪
老街巷口的闲聊声
昨天在菜市场碰到个问路的外地人,他凑过来压低声音问我:"师傅,听说双河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?"我当时正挑着西红柿,差点没反应过来。这人戴着鸭舌帽,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地图,眼神躲躲闪闪的。
说实在的,我在双河住了二十年,第一次被人这么问路。要说我们这儿吧,确实有条老巷子经常有人站着聊天。就在邮电局后面那条青石板路,每天傍晚卖豆腐脑的叁轮车一停,街坊邻居就端着碗聚在那儿。张大爷摆开象棋盘,李家婶子抱着小孙子,还有放学等家长的孩子...可热闹了。
误会往往这样产生
我后来琢磨着,那位问路的可能是搞错了。他说的"站大街"和我们本地人理解的完全不是一码事。双河站街巷子位置在哪?要真按字面意思找,那得去中心商场门口的天桥,那儿整天站着发传单的年轻人;或者去河滨公园,晨练的老人们总是靠在栏杆上看风景。
记得上个月社区搞民俗活动,文化站的姑娘们穿着旗袍站在古巷口当引导员,结果有几个外地游客偷偷拍照,还交头接耳说"这就是双河特色"。当时王主任哭笑不得,后来特意在巷口立了块木牌,写着"民俗文化示范街"。
其实要说双河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,真不如问问哪条巷子故事多。比如裁缝铺旁边的梧桐树底下,夏天总聚着摇扇子乘凉的人;修鞋摊对面的小超市门口,常年摆着两把塑料椅,下棋的人能从午后待到日头西斜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今早我去买豆浆时特意绕到邮电局后巷,晨光正好洒在青瓦上。修自行车的刘师傅刚支起摊子,服装店的女老板正在擦拭玻璃门,送菜的叁轮车按着喇叭小心地穿过人群。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,才是我们双河巷子该有的模样。
有时候觉得,很多人是不是把我们这儿的市井生活想得太复杂了。双河站街巷子位置在哪根本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些巷子承载的温情。去年冬天特别冷,东街杂货店老板娘主动让门口等公交的人都进店里取暖,结果那天下午小小的店铺里站了七八个陌生人,大家喝着热水聊家常,倒成了巷子里最暖和的风景。
现在要是再有人问我双河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,我准会把他领到西头的文化广场。那儿每天晚上都站着跳广场舞的阿姨,练太极拳的大爷,还有追逐嬉闹的孩子们。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"站街",才是我们双河人最熟悉的日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