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镇小区上课约茶,丰镇小区品茶约课
这两天路过丰镇小区,总能看到一些有趣的场景。几位阿姨提着茶叶盒匆匆往社区活动中心走,手里还拿着笔记本。好奇心驱使下,我跟了过去,才发现这里正上演着别开生面的“上课约茶”。
活动室里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。二十多人围坐在长桌旁,每人面前都摆着茶杯和笔记本。退休教师王阿姨正在讲解茶道,而旁边的李大爷时不时插话补充茶叶知识。这个场景让我恍然大悟——原来“丰镇小区品茶约课”是这么回事。
当茶香遇见书香
组织者小张给我倒了杯普洱,笑着说:“刚开始就是几个茶友凑在一起喝茶,后来发现大家懂的东西都不一样。有人会养花,有人擅长书法,还有人精通手机使用。这不,慢慢就变成了边喝茶边上课。”他抿了口茶,“现在每周叁的‘丰镇小区上课约茶’成了最受欢迎的活动。”
确实,这个模式很妙。不像正式课堂那么严肃,又比普通聚会多了些收获。上次插花课就是在品茉莉花茶时进行的,花香茶香混在一起,学员们都说记得特别牢。这周的智能手机教学更热闹,老人们一边操作手机,一边品着龙井,遇到难题随时提问,气氛轻松又专注。
邻里情在茶汤里升温
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里的氛围。记得有次路过,看见刘阿姨正手把手教新搬来的年轻人泡工夫茶。“水温要控制好,第一泡要快出汤。”她说这话时,眼里闪着光。而在另一桌,几个年轻人正在帮老人设置手机支付,顺便讲解防诈骗知识。这种互帮互助的画面,在普通小区还真不常见。
负责社区工作的马姐告诉我:“以前组织活动总要叁催四请,现在不一样了。大家听说要办‘丰镇小区品茶约课’,都抢着报名。最近还在商量开个亲子茶艺课,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。”说话间,她又往壶里添了热水,茶香再次弥漫开来。
这种以茶会友、以课促学的模式,似乎打破了现代社区的隔阂。住在隔壁楼的老周说,他在这里不仅学会了用手机挂号,还交到了钓友。而刚毕业的小林则笑着说,他从老人家那里学到了不少生活智慧,比如怎么挑茶叶、怎么养盆栽。
夕阳西下,活动接近尾声。但不少人还留在座位上,继续讨论着刚才的话题。窗外的银杏叶缓缓飘落,室内的茶香还未散尽。或许,最好的社区生活就是这样——在袅袅茶烟中,知识在传递,温情在流动,而“丰镇小区上课约茶”这个特别的约定,还在继续书写新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