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现在别人怎么约到大学生,南阳大学生约会现状
最近和朋友聊天,无意间说起现在在南阳怎么和大学生打交道的话题。朋友笑着打趣,说你这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啦,现在早就不一样了。这句话倒是勾起了我的兴趣,现在的南阳,年轻人之间到底是怎么认识、怎么相处的?
走在南阳的街头,能看到不少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。师范学院、理工学院附近总是热热闹闹的。但你要是以为还像过去那样,在校园门口搭个讪就能交到朋友,那可就太落伍了。现在的大学生,个个手机不离手,他们的社交生活,多半都发生在那个小小的屏幕里。
线上社交成为主流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现在的大学生都在用各种社交软件认识新朋友时,还挺惊讶的。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,我们这代人不也是从蚕蚕、微信这么过来的吗?只不过现在的选择更多了。有的通过兴趣群组,比如都喜欢玩滑板,或者都喜欢某个乐队,自然而然就聊到一起;有的在游戏里组队,打着打着就成了朋友。这种认识方式挺自然的,因为有共同的爱好打底。
不过我也听说,有些年轻人对这种线上交友方式挺矛盾的。一方面确实方便,动动手指就能认识新的人;另一方面吧,总觉得隔着屏幕少了点什么。有个在读的学生跟我说过:“有时候聊得挺好,一见面反而没话说了。”这种感觉,想必不少人都经历过。
说到南阳本地的社交圈,其实还挺有意思的。南阳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有时候你会发现,通过朋友的朋友,总能扯上点关系。这种“六度空间”的现象,在大学生圈子里特别明显。可能你在健身房认识的新朋友,正好是你室友的高中同学。这种巧合在南阳还真不少见。
线下活动依然重要
虽然线上这么发达,但线下的场合依然不可缺少。周末去新华城市广场或者鸿德步行街转转,总能遇到成群结队的大学生。咖啡馆、书店、尝颈惫别丑辞耻蝉别,这些都是年轻人喜欢聚集的地方。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更讲究“顺其自然”,不喜欢太刻意的认识方式。
我认识的一个大叁学生小刘跟我说过:“比起专门去认识谁,我们更愿意在参加活动的时候自然接触。”比如都报名了同一个志愿者活动,或者都参加了学校的某个社团。在这种环境下认识,彼此都有共同在做的事,不会显得太尴尬。
说到南阳本地的特色,白河两岸的步道晚上特别热闹。经常能看到一群群的年轻人沿着河边散步、聊天。这种轻松的氛围,倒是很适合年轻人交往。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注重个人空间,即便是认识新朋友,也会保持适当的距离感。
在大学附近的小餐馆里,也经常能看到学生们聚在一起。有时候是同学,有时候看起来像是刚认识不久的新朋友。他们聊天的内容五花八门,从专业课到最新流行的网络用语,从食堂的饭菜到周末去哪玩。这种轻松的场合,反而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。
现在的年轻人相处方式,和我们那时候确实不太一样了。他们更直接,也更懂得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。不会刻意去追求认识多少人,更看重相处起来舒不舒服。有个学生说得挺在理:“重要的是能玩到一块去,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好。”
说起来,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社交方式。现在的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他们既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,也面临着选择太多的烦恼。不过有一点始终没变:真诚永远是打动人的最好方式。无论是在线上聊天,还是在线下见面,保持真实的一面,往往比任何技巧都来得重要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现在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太复杂,但其实说白了,就是找个能聊得来的人。在南阳这座生活节奏不算太快的城市里,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的方式,编织着自己的社交网络。这种方式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,但确实很适合这个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