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州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品茗学习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45:28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进晋州市实验中学的教室,你会闻到淡淡的茶香。这不是什么教职工休息室,而是一堂正在进行的语文课。孩子们人手一个白瓷杯,碧绿的茶叶在热水中舒展,他们的手指贴着温热的杯壁,眼神专注地望着讲台。

这事说起来挺新鲜。去年秋天,李老师偶然发现班上学生总犯春困,下午第一节课哈欠连天。她试着带了套茶具来教室,在讲解《红楼梦》栊翠庵品茶那段时,给每个孩子斟了一小杯。没想到,那节课效果出奇地好——平时走神的小王居然主动分析起妙玉奉茶时的心态变化。

慢慢地,品茗成了这所学校的常态。你说它是茶艺课吧,它又不专门教泡茶技巧;你说它是作秀吧,可孩子们确实在语文课上更专注了,在历史课上讨论茶马古道时眼睛都发亮。

茶杯里的化学反应

张老师是化学教研组长,起初对这个“花架子”很不以为然。直到有天他上课讲到酸碱中和,随手举起一个学生的茶杯:“你们看,茶汤颜色为什么变深了?这就是茶多酚的氧化...”那一刻,他看见坐在最后一排的化学课代表眼睛突然亮了。第二天,课代表交来一份报告,用不同水质泡茶对比辫贬值变化。这事儿让张老师琢磨了好几天。

其实不少家长最初也有顾虑。初叁班刘昊然的妈妈直接找到教务处:“马上中考了,孩子们上课喝茶,这不耽误学习吗?”班主任请她来听了一节数学课——那天讲函数图像,老师用茶水降温曲线做例子,孩子们一边记录水温变化,一边画出了漂亮的指数函数图。刘妈妈走出教室时悄悄说:“原来我儿子能坐得住四十分钟。”

茶在这里变得不太一样了。它不再是老人家手里的保温杯,也不只是待客的礼节。孩子们会在课间讨论哪种绿茶更适合提神,哪个季节的茶叶最香。他们甚至自己设计了“课堂茶具”——带刻度的玻璃杯,既能观察汤色,又能当量杯用。

高二文科班的周记里写着:“握着茶杯听历史,就像穿过时间触摸那些朝代。原来宋人点茶时,也要像我们解数学题那样专注耐心。”而物理老师更惊喜地发现,有学生在研究不同材质茶杯的导热系数——这原本是高二下学期才会涉及的知识点。

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。记得有回生物课解剖青蛙,一个学生太投入,直接把茶具当成了器械托盘。老师又好气又好笑:“你这是要给青蛙泡茶吗?”全班笑作一团,但那节课对于神经反射的实验,大家都记得特别牢。

窗外梧桐树黄了又绿,教室里那缕茶香却一直飘着。最近总有毕业的学生回母校看望老师,他们不说想学校,就说:“特别怀念上课时那口茶。”而新入学的初一孩子,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在下周的诗词鉴赏课上,用刚买的青瓷杯尝一尝老师说的“寒夜客来茶当酒”是什么滋味。

教务主任的笔记本上记着一句没头没尾的话:“教育有时候就像泡茶,着急不得,要等叶子慢慢展开。”这话是他去年巡视课堂时随手写下的,现在已经被茶水晕开了一角,墨迹化成了淡淡的云朵形状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