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水耍女娃,广水游女孩儿
广水的夏天总是来得特别早,河边的柳树才刚抽出嫩芽,日头就已经明晃晃地烤着青石板路了。这时候,最热闹的要数城西的老街,沿街的糖水铺子支起遮阳棚,刚出锅的米酒香气飘得满街都是。
我就是在李记糖水铺门口遇见小娟的。这丫头扎着两个羊角辫,光脚踩在石板上,正踮着脚尖往锅里瞧。“老板娘,来碗冰粉!”她说话时辫子一甩一甩的,像只快活的小麻雀。接过碗时,她突然转头问我:“姐姐,你知道为什么广水的冰粉要加米酒吗?”没等我回答,她自己先笑了:“因为这样才够味儿呀!”
河边的故事
顺着老街往南走就是护城河,这里可是广水耍女娃们最爱去的地方。河水不深,刚没过小腿肚,水底铺着圆溜溜的鹅卵石。每到黄昏,总能看到叁五个小姑娘挽着裤腿在河里摸螺蛳,银铃般的笑声能传出去老远。
小娟说她们有一套特别的“规矩”:谁摸到的螺蛳最多,晚上就能多分一勺米酒。有一次她为了赢,愣是在河里泡到月亮出来,结果着凉打了叁天喷嚏。她奶奶一边熬姜汤一边数落:“你这丫头,真是耍出花样来了!”
说起来,广水游女孩儿的方式总是透着股灵气。她们不像城里孩子整天抱着手机,反而更懂得从生活中找乐子。春天采艾草做青团,夏天摘莲蓬剥莲子,秋天收集桂花做香囊,冬天围着炭火烤糍粑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,在她们手里都变得格外有趣。
老街的夜晚
夜幕降临后的老街又是另一番光景。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,把青石板路照得泛着暖光。这时候的广水耍女娃们就像换了个人,白天在河里疯玩的丫头们,这会儿都安安静静地坐在门槛上,听老人讲古早的故事。
小娟最喜欢缠着卖糖人的陈爷爷讲他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经历。“那时候啊,我挑着担子走遍了半个中国...”陈爷爷的故事总是这样开头。小娟听着听着就会走神,眼睛望着星空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也许在她心里,早就埋下了一颗想要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种子。
不过说真的,这些广水游女孩儿身上有种特别的东西。她们既保留着乡野的纯真,又透着股说不出的机灵劲儿。就像小娟,能光着脚在田埂上飞奔,也能坐在门槛上背《诗经》;会为了颗糖跟小贩讨价还价,也会把攒的零花钱悄悄塞给乞讨的老人。
记得有次我问她长大想做什么,她歪着头想了很久:“我想当老师,教更多的孩子认字。但是...”她顿了顿,“我也想在老街开个糖水铺子,让来玩的人都能尝到咱们广水的味道。”这话说得既天真又实在,倒真像是广水耍女娃会说出来的话。
河水还在静静地流,老街的灯笼明明灭灭。偶尔传来几声犬吠,夹杂着母亲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。在这样的夜晚,总能看到几个贪玩的小姑娘还在巷口跳房子,她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老长。也许明天,她们又会想出什么新花样,继续在这座小城里书写属于她们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