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苏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饮茶课堂体验
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教室,几个学生正往保温杯里夹茶叶,热气袅袅升起。讲台上的老师笑着摇摇头:"这届学生啊,上课都带着茶具。"坐在第叁排的男生不好意思地笑笑:"老师,这是咱乌苏的特色茶,提神醒脑比咖啡管用。"
说来也怪,自从学校允许在课堂上品茶后,学生们的精神状态真的不一样了。以前早八点的课总有打瞌睡的,现在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,同学们的眼睛都亮晶晶的。有个女生说,以前上课容易走神,现在一边听课一边小口喝茶,注意力反而更集中了。
茶香里的改变
记得第一次有人在课上泡茶,老师还皱了下眉头。但那节课特别安静,连后排爱玩手机的同学都在认真记笔记。后来大家发现,适量喝茶确实能让课堂氛围更轻松。现在连老师都会在课间凑过来:"给我也倒一杯尝尝。"
这种乌苏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风气,慢慢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。不同专业的学生还会互相交流各自带来的茶叶,文史类的同学偏爱清淡的绿茶,理工科的同学则更喜欢浓醇的红茶。教室里那些叮叮当当的茶杯碰撞声,竟成了课间最动听的音符。
有位教古代文学的老教授特别支持这个做法。他说古人读书时本就讲究"茶烟透窗香,书声出户迟",现在学生们在课堂上品茶,倒是延续了传统文化。他还专门在讲《茶经》时,让学生们带来各种茶叶,边品边讲,那堂课至今都被学生们津津乐道。
不过也不是所有课都适合喝茶。实验课上大家就很自觉,怕茶水影响精密仪器。但在文史哲这类需要静心思考的课堂上,茶确实成了好帮手。有个同学说得挺在理:"抿一口茶,慢慢品,思路也跟着清晰起来。"
这种学子饮茶课堂体验之所以能推广开来,大概是因为它符合年轻人的生活习惯。现在的大学生压力不小,能找到这样既能提神又能静心的方式,确实难得。而且不同于其他提神饮料,茶香总能让人保持适度清醒,不会过度兴奋。
前几天路过教学楼,看见几个新生在走廊里犹豫该不该把茶杯带进教室。大二的学长很自然地拍拍他们:"没事,我们这儿上课都能喝茶。"那种理所当然的语气,让人不禁感叹习俗的形成原来这么自然。
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,教室里的茶香若有若无。看着学生们专注的神情,忽然觉得这样上课也挺好。毕竟学习最重要的是效果,既然品茶能让大家更投入,何乐而不为呢?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这会成为乌苏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