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州大学城约会暗号,永州学园约会密语
最近在永州大学城附近喝奶茶,听到隔壁桌女生小声问闺蜜:“你知道图书馆叁楼靠窗那个位置,为什么总是坐满情侣吗?”她闺蜜眨眨眼:“那不就是‘永州大学城约会暗号’嘛!”
我当时差点被珍珠呛到。好家伙,现在年轻人谈恋爱都玩出摩斯密码了?后来特意打听才发现,这座大学城里藏着不少有意思的暗号。比如第二食堂的菠萝包,如果买两个还多要袋白糖,就代表答应见面;篮球场晚九点穿荧光色球鞋跑步的,八成是在等心动对象路过。
那些藏在日常里的信号
你说为什么非要搞这些弯弯绕绕?直接发微信问“要不要在一起”不更干脆?但说真的,那种直来直往的表白方式,在校园里反而容易让人退缩。用暗号就像给对方留了道安全门,要是没那个意思,完全可以说“我就是爱吃菠萝包啊”,双方都不尴尬。
我认识个美术系的姑娘,她男朋友追她时,每天在素描本同一页画不同角度的她。直到某天她翻到第七页,发现所有线条组成了“周六图书馆见?”这比直接约饭浪漫多了,你说是不是?
现在永州学园约会密语已经进化到2.0版本了。上周路过奶茶店,听见男生对店员说:“杯套要红色,吸管折成直角。”店员心领神会地往杯底贴了颗星星贴纸。后来才懂,这是要约对方看晚场电影的意思。
当暗号成为青春记忆
其实这些暗语最妙的是,它们只在这片大学城通用。等毕业后说起“当年在实验楼用粉笔画小猫是等你的意思”,隔壁公司同事肯定听得云里雾里。但曾经在这里念书的人,会相视一笑。
还记得毕业季那晚,有人在操场上用荧光棒摆出“永州大学城约会暗号”的缩写。很多毕业生站在那儿看了很久,或许在回忆某次靠暗号成功的约会,或许在遗憾某句没敢说出口的密语。
现在偶尔回大学城,看到奶茶店又出了新暗号,图书馆的座位还是那么抢手。虽然具体规则变了不少,但那种青涩又忐忑的心情,好像永远留在了梧桐树下的长椅上。
有时候觉得,这些暗号就像是青春期的摩斯密码,不需要所有人都懂,只要那个对的人能破译就足够了。毕竟在二十岁的年纪,连心动都要包装成秘密才显得格外珍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