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小巷深处150元的温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5:05:12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卖豆腐脑的大娘记得那对小年轻。每到黄昏,男孩总会揣着还烫手的肉夹馍跑进巷子,女孩就在第七根电线杆下面等着,手里攥着两瓶冰镇北冰洋。他们总坐在青石板路牙子上,腿晃荡着,掰开肉夹馍你一口我一口。

有回下雨,大娘招呼他们到棚子底下躲雨。男孩抹了把脸上的水,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百元钞,又摸出张五十的,嘿嘿一笑:“今天发工资,带她去吃麻辣烫。”女孩拧着他湿透的衣角,水珠嘀嗒嘀嗒往下掉。

巷子深处那家家庭旅馆的老板娘最清楚。每个周五晚上,男孩会来开钟点房,永远选最便宜的那间——150元,窗户对着隔壁厨房的排气管。有次客房满了,老板娘说加五十换大房间,男孩站在柜台前搓了半天手,最后还是摇头:“没事,我们下周再来。”

巷子里的烟火人间

其实那条巷子啊,是阜阳老城区再普通不过的一条。晾衣杆横七竖八地支着,花裤衩和白衬衫在风里飘得像万国旗。修自行车的老王、开小卖部的李婶、总在树荫下下棋的老头们,都见过这对阜阳小巷子里150的爱情。有回女孩坐在男孩破电动车后座,笑得太开心,拖鞋掉了一只。男孩单脚撑地,扭头看她光脚踩在青石板上跑回去捡鞋,两人笑得差点把车带倒。

谁家没年轻过呢?李婶有时候边理货边嘀咕。她记得女孩总来买双份的零食——买一送一的薯片,第二瓶半价的酸奶。有回女孩盯着冰柜里的哈根达斯看了好久,最后还是拿了五块钱的绿豆冰棍。“其实是想把好的留给他呗。”李婶往收银台一靠,“年轻人搞对象啊,钱少反而处处是真心。”

那间150元的小房间,墙纸有些发黄,空调运转起来嗡嗡响。但他们总把窗户开条缝,傍晚的风吹进来,带着谁家炒辣椒的香味。女孩用手机放喜欢的歌,声音小小的,两人头靠头听。男孩说等以后赚了钱,一定带她住有落地窗的酒店,女孩当时怎么回的?她说巷子口喇叭声、隔壁炒菜声、楼下打麻将声,多热闹啊,比五星级酒店有人味儿。

后来巷子拆迁的消息传开了。那阵子男孩来得特别勤,有时是大中午,顶着太阳跑进旅馆。老板娘发现他开始要整天的房间,虽然还是150元那间。有回打扫房间时,她看见桌上摊着房产广告,最便宜的那套用红圈圈了出来。

最后那天,女孩在房间里哭了。哭声不大,断断续续的,像巷子里偶尔传来的二胡声。男孩一直没说话,就听着。等哭够了,两人牵着手下楼,男孩去柜台退房卡时,拇指在卡片上摩挲了好几下。

如今巷子变成了商场,亮晶晶的玻璃幕墙晃得人眼花。但偶尔,那些老街坊在商场里碰见,还会提起从前。卖豆腐脑的大娘现在推着小车在商场外卖,她说有回看见男孩了,身边跟着位姑娘,两人从商场出来,手里提着大包小包。就是眼神一对上,两人都愣了愣,然后点点头,各自走开。

巷子没了,但总有些东西留了下来。就像总有人年轻,总有人相爱,总有人在某个地方,守着自己的150元温情。或许在另一条街,另一座城,类似的故事正悄悄发生——用尽全力去爱的年纪,连清贫都能过出甜味儿来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