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门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火车站后街小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35:44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些被站台遗忘的角落

每次从江门火车站出来,我总会绕到车站背后,去那条小巷子转转。这里和高耸的站房仿佛是两个世界。火车轰鸣着进站出站,旅客拖着行李箱匆匆赶路,而一墙之隔的这条小巷,时间像是被谁按了慢放键。

巷子窄得很,两边是些老旧的居民楼,墙皮斑驳脱落,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砖色。几户人家在窗外搭了晾衣杆,挂着的衬衫在微风里轻轻晃动。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半边巷子染成暖黄色,另外半边还留在阴凉里。偶尔有骑自行车的人叮铃铃地过去,车铃声响得清脆。

巷口有个修补鞋子的老师傅,他的摊位小得转身都困难。我去过他那儿两次,一次补鞋跟,一次换拉链。他话不多,但手艺极好,缝补的时候专注得像是做精细手术。他说在这条火车站后街小弄摆了二十年摊,看着车站翻新扩建,看着巷子里的店铺换了一茬又一茬。“这里嘛,”他停下手里的活,抬头看了看巷口,“热闹是车站的,安静是我们的。”

往里走几步,是家开了十多年的粥铺。老板娘认得我了,每次见我都会点点头。她家的泥虫粥熬得极好,米粒开花,汤稠味鲜。下午叁四点钟没什么客人,她就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摘菜。她说这巷子虽然旧,但住惯了,舍不得搬。“你看这江门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”她指着巷子深处,“晚上灯亮起来,一家一户的,多有人气。”

其实想想挺有意思的——就在火车站这么热闹的地方,拐个弯竟藏着如此安静的生活。旅客们匆匆路过,大概不会想到,离他们几步之遥的地方,有人正在慢慢熬一锅粥,有人正在修补一双鞋,有人正坐在窗前看报纸。这条巷子像是城市的另一面,不那么光鲜,却真实得很。

去年秋天,巷子面临改造的消息传出来。居民们聚在巷口讨论,担心真要拆了,这些熟悉的生活痕迹该怎么办。好在最后方案出来,说是保留原貌,只做些必要的修缮。大家松了口气,那条熟悉的火车站后街小弄,还能继续它的日子。

昨天下午我又去了那里,看见几个年轻人拿着相机在拍照。他们应该是游客,偶然发现了这条巷子,对着墙上的藤蔓和老旧的木门按快门。是啊,这样的地方现在不多了,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的城市里,这条江门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倒成了特别的风景。

天色渐晚,巷子里陆续亮起灯。那些从窗户透出来的光,黄的,白的,暖暖地映在石板路上。车站的广播隐约可闻,而巷子里飘起了饭菜香。我站在巷口看了好久,突然明白了那位修鞋师傅的话——有些地方啊,它的好不在于多么漂亮,而在于它让你觉得,日子可以这样不紧不慢地过下去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