汨罗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,寻学生销路的好方法
最近和几位在汨罗做教辅机构的朋友聊天,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同一个难题:现在招生怎么这么难啊?发传单没人接,做活动没人来,眼看着教室空着一大半,心里真不是滋味。这让我想起前两天一位校长半开玩笑的话:“咱们这是在‘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’呢!”这话听着有点糙,但理不糙,说到底,咱们不就是在想办法把优质的教育服务“推销”给需要的家庭吗?
别急着找渠道,先想清楚你的“卖点”
说到寻找学生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找渠道、做推广。等等,咱们先别急着往外跑。你说你的机构老师都是名校毕业,这算卖点吗?算,但家长可能更关心的是:你的老师能不能让孩子喜欢上这门课?你的课程设置能不能真的提升成绩?
我认识汨罗城西一家机构的李校长,他之前总跟家长强调“北大名师授课”,效果一般。后来他改变了说法,把每个老师最擅长的部分具体化——比如王老师特别会带厌学的孩子,李老师带的初叁学生八成能考上重点高中。这样一说,家长立刻就能对号入座:“我家孩子就是不爱学习,正好找王老师试试。”你看,这就叫把卖点说到家长心坎里。
所以啊,在琢磨怎么找学生之前,不妨先坐下来,好好想想你的机构到底能解决家长的哪些具体烦恼。这个想明白了,后面的路就好走了。
线上引流不是发发广告那么简单
现在谁不用手机?家长都在微信里、短视频平台上游荡。但很多机构的线上运营,还停留在转发朋友圈广告的阶段。说实在的,那种硬邦邦的广告,我自己都懒得点开。
汨罗城南有家书法培训机构做得挺巧妙的。他们的老师每天在抖音上发短短几十秒的练字视频,不是那种枯燥的教学,而是展示学生从歪歪扭扭到工工整整的进步过程。最火的一个视频是拍一个调皮小男孩一个月前后的作业对比,那个变化啊,真是肉眼可见。评论区好多家长在问:“在哪里学?怎么报名?”
这种内容为什么有效?因为它不像是推销,更像是在分享成果。家长看了自然会想:“要是我的孩子也能这样该多好。”所以说,线上引流的关键是提供有价值的内容,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打广告。
老生家长是你最好的“推销员”
说到寻找学生销路的好方法,有个现成的资源很多人忽略了——就是已经在你这儿学习的学生家长。你想啊,一个新家长来咨询,你说一百句好,不如老家长说一句“这地方确实不错”。
我了解到汨罗有家英语机构做得特别到位,他们每个学期都会举办“家长开放日”,不是那种形式化的表演课,而是真实地展示平时怎么上课、怎么跟孩子互动。还会请几位老生家长分享孩子在这里学习后的变化,那个说服力,比什么广告都强。
他们还搞了个挺有意思的“推荐有礼”活动,不过这个“礼”不是直接给现金,而是送额外的辅导课时或者学习资料。这样既不会显得太功利,又能实实在在感谢家长的推荐。据说他们超过一半的新生都是老家长介绍来的,这个渠道的成本几乎为零,效果却出奇地好。
说到底,在汨罗这个地方做教育,口碑太重要了。大家都是街坊邻居,谁家孩子在哪儿学得好,消息传得特别快。把现有的每个学生教好,让他们真的有进步,这就是最实在的招生广告。
做教育这行,急不得,但也等不得。咱们得一边把课教好,一边想办法让更多需要的家庭了解我们。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,把“招生”当成是帮家长解决教育难题的过程,心态就会平和很多。毕竟,咱们的初衷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吗?把这个初衷守住了,路自然会越走越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