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乡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相似称呼萍乡大学城附近建筑
昨天路过萍乡大学城,又听到几个同学指着那几栋楼说"去炮楼拿快递"。这个称呼在校园里流传好几年了,新生刚来可能一头雾水,但老生都懂。
其实所谓的炮楼,就是校门外那几栋灰扑扑的居民楼。楼龄少说也有二十年了,外墙有些斑驳,但位置实在太好,就在大学城正对面。当初这些楼房建成时,周边还都是农田,谁能想到现在成了学生生活圈的重要部分。
这些楼里藏着什么
走进其中一栋楼,发现里面别有洞天。一楼开着打印店,老板娘说每天要接待上百个学生。二楼有家奶茶店,经常看到学生边喝奶茶边写作业。再往上走,各种小吃店、理发店、服装租赁店挤得满满当当。这些店铺都不大,但特别接地气,价格也亲民。
有个店主和我聊起来:"我们这儿租金比商业街便宜一半,学生来买东西能省不少钱。"他指了指墙上贴满的便利贴,都是学生留下的留言。这种氛围,在正规商场里还真体验不到。
说到这个称呼的由来,问了好几个同学都没人能说清。可能因为楼体形状像炮筒?或是同学们开玩笑的说法?不过大家都觉得这个称呼挺形象的,一说就知道指哪里。
这些楼房确实解决了学生的很多需求。想吃夜宵了,去炮楼买份炒粉;要打印资料,炮楼随时开着;同学聚会,炮楼里的小包厢正合适。虽然环境简单,但特别有校园生活的味道。
住在附近的居民也习惯了学生们的来来往往。有位大爷在楼下下棋时说:"每天看着这些孩子,感觉自己都年轻了。"这些楼房不知不觉成了连接学校与社区的桥梁。
不过这些建筑确实有些旧了,楼道有点暗,楼梯也比较窄。每次上下课高峰,学生们挤在楼道里,看着确实让人有点担心。但话说回来,正是这种不太完美的环境,反而让学生们感到轻松自在。
现在很多大学周边都有这样的地方,虽然叫法不同,但功能都差不多。这些地方或许不够光鲜亮丽,却真实地承载着一代代学生的记忆。每次毕业季,都能看到学生在这些楼前拍照留念。
或许再过几年,这些老楼会被新建的商业体取代。但相信同学们还是会记得,曾经有个叫炮楼的地方,装满着他们的青春故事。那些在楼道里的谈笑,小店里的偶遇,都是大学生活里最真实的片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