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水江哪有站巷子的快餐,冷水江站巷子快餐位置
那天几个工友凑一块儿抽烟,老张突然挠着头问:"你们谁知道冷水江哪有站巷子的快餐啊?跑了一上午车,饿得前胸贴后背了。"这话匣子一开,大伙儿都来了精神。
站巷子这地方挺有意思的。它不像商业街那么规整,倒像是从城市缝隙里长出来的。七八家小店挤在巷子两侧,红色的招牌都有些褪色了。炒菜的香气混着锅气飘出来,隔着老远就能闻到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我最常去的是中间那家"刘记快餐",老板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,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活。他家的辣椒炒肉特别够味,青椒脆生生的,肉片带着焦边。有次我问他生意怎么样,他边颠勺边说:"都是老主顾,图个实惠方便。"十二块钱两荤一素,米饭随便添,确实实在。
再往里走有家卖米粉的,老板娘记性特别好。第二次去就知道我要加酸豆角不要香菜。她说过一句挺在理的话:"咱这儿比不上大饭店,但让人吃得舒坦。"确实,坐在塑料凳上,看着巷子里来往的人,反而比在商场里自在。
说到冷水江站巷子快餐位置,其实很好找。从老汽车站往南走二百米,看到那棵大榕树就对了。这些店开门都早,天没亮就开始准备,一直忙活到晚上八九点。很多出租车司机、送货师傅都喜欢来这儿,价格透明,上菜快,几分钟就能吃上热乎饭。
有回碰到个在附近工地干活的老师傅,他说在这吃了叁年午饭。"不是图便宜,"他抿了口白酒,"是习惯了这个味儿。"可能这就是巷子快餐的魅力,它不精致,但有种让人安心的熟悉感。
现在城市越来越新,这样的老巷子其实不多了。每次走过站巷子,听着炒菜声、碗筷声、街坊的闲聊声,都觉得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。那些冒着热气的饭菜,不仅填饱了肚子,也温暖了寻常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