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昌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宜昌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 00:14:01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夷陵大道,发现一家新开的“宜昌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”格外热闹。玻璃门上贴着翠绿的茶叶图案,隔着老远就闻到阵阵茶香。说来也巧,我正好想买些新茶,便推门走了进去。

店里比想象中宽敞,原木架子上摆着各式茶罐,靠窗的位置设了几张茶台。有个系着深蓝围裙的小伙子正在给客人冲泡恩施玉露,手法娴熟得像在表演。他见我张望,笑着招呼:“刚到的五峰毛尖,要尝尝吗?”

茶叶评选的门道

等待泡茶的工夫,我和小伙聊起来。原来这家“宜昌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室”每周都会举办小型鉴茶会。“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的评比,”他边说边温杯,“就是街坊邻居带着自己的珍藏来交流。上回有个老师傅带来存放十年的青砖茶,那滋味……”他摇摇头,露出回味的神情。

沸水冲入玻璃杯,蜷曲的茶叶缓缓舒展,像刚睡醒的精灵。我忽然想起去年在茶博会上见过的天价茶叶,忍不住问他:“你们这评选看什么?是不是越贵越好?”

“哎,可别这么想。”他把茶汤倒入公道杯,“我们搞的宜昌喝茶大选海选,最先看的是茶叶与水的缘分。同样的茶叶,不同人泡出来味道都不一样。”他指了指墙上贴的活动照片,“您看这位大姐带来的普通炒青,就因为火候把握得妙,得了上月的最佳风味奖。”

茶汤入口,清香沁人。窗外车流不息,屋里却仿佛按下慢放键。邻座几位老人正在比较各自带的茶叶,争论着到底谁家的水仙香气更持久。

茶香里的市井生活

第叁次去的时候,正赶上他们在准备季度评选。竹匾里摊着七八种绿茶,每种都标着编号。负责记录的女孩告诉我,待会儿会有二十多位茶客来盲评。“不光评茶叶品质,”她说,“还要看茶形、汤色、香气,甚至叶底的样子。”

有个常来的退休教师凑过来插话:“我啊,现在每周都盼着这个宜昌品茶评选活动。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,还能学到不少门道。”他小心地从口袋里掏出个小铁盒,“这是我女婿从福建带来的铁观音,今天特意带来让大家品品。”

说来有趣,在这个宜昌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里,茶叶成了连接人与人的纽带。我见过因为争论普洱茶年份而吵得面红耳赤的两位老人,最后却相约去家里尝新到的陈皮;也见过年轻白领在这里学会了第一套茶礼,说要回去泡给父母喝。

茶香袅袅中,仿佛能看见这座城市的生活脉络。就像长江水泡开的宜昌茶,既有山的厚重,又有水的灵动。那位泡茶的小伙说得在理:“好茶不在价钱,在于喝茶时的那份心境。”

如今每次经过这家工作室,我都会想起那个午后初尝的五峰毛尖。茶叶在杯中沉浮,像极了生活中那些需要慢品细尝的滋味。也许下个周末,该把我舅舅送的邓村绿茶带去试试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