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城同城附近300米一晚,应城同城300米内住宿
应城同城附近300米一晚的便利体验
你说巧不巧,前两天朋友临时来应城办事,火急火燎让我帮忙找住处。他一下车就念叨:"最好就在汽车站附近,拖着行李箱走远路实在够呛。"我掏出手机搜"应城同城附近300米一晚",还真跳出几家旅馆。其中一家连锁酒店就在马路斜对面,淡黄色外墙在夜色里格外显眼。
前台大姐正低头织毛衣,听见脚步声连忙站起来。听说我们要找应城同城300米内住宿,她笑着指指窗外:"这条街走到头拐弯,还有两家新装修的民宿。不过我们家被褥都是今天刚换的,热水24小时供应。"朋友看了看手机计步器——从车站门口到酒店大堂,刚好287步。
走廊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,混着柠檬香薰。房间比想象中宽敞,窗户正对着老城区的青瓦屋顶。朋友把行李箱往墙角一推,长舒口气:"早知道这么方便,该把老婆孩子也带来。"他拉开窗帘指给我看对面亮着灯的超市,"明天早上给闺女买当地特产,过个马路就到。"
深夜我们下楼买宵夜,发现酒店侧门通着条小吃街。卖藕汤的老板娘说,她在这摆了十年摊,住附近的旅客都爱来喝碗热汤。隔壁桌几个年轻人正讨论明天要去的位置,原来他们也是看了"应城同城附近300米一晚"的推荐找过来的。
第二天陪朋友退房时,遇见拉着买菜车的大妈。她每周五都来接外地回来的女儿,说这家店位置绝佳,孩子出站就能看见灯光招牌。前台大姐边办手续边搭话:"昨天你们犹豫的那家民宿,今早客人还过来借充电器呢,说巷子太深不好找。"
朋友装好发票突然问我:"你说为什么现在人都爱找应城同城300米内住宿?"没等我接话,他自己笑起来,"可能就像小时候去亲戚家,总想住在转角那间屋,抬腿就能到厨房。"
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,阳光把雨棚上的水珠照得发亮。车站广播响起时,朋友已经刷开了共享单车。他回头望望那栋淡黄色建筑,说下次岳父岳母来玩,还得找这种应城同城附近300米一晚的住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