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平品茶工作室,桂平茶艺工作室体验
推开桂平品茶工作室的木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扑面而来。窗边的博古架上,紫砂壶在暖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穿棉麻褂子的茶艺师正往盖碗里注水,叶片在杯中舒展的样子,让人想起春天抽芽的柳梢。
记得头回来这儿,我连普洱生熟都分不清。茶艺师小姑娘没急着讲解,倒是先推来一碟桂花糕:“姐,配着茶吃。” 那时才明白,原来好茶自己会说话——呷一口金骏眉,蜜香就从喉底往回窜;试泡老白茶,汤色清亮得像山泉水,喝下去整个人都舒展开了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现在每周总爱来坐坐,挑个靠窗的位置。看茶艺师不紧不慢地温具、置茶、冲泡,动作像打太极般流畅。有回碰见位老茶客,带着自家养的兰花来分享。大家围坐在茶台前,聊着茶经,也聊着生活里那些细碎的温暖。玻璃壶里的茶叶慢慢沉底,时光在这里仿佛也放慢了脚步。
桂平茶艺工作室体验最打动人的,是那份不刻意的用心。茶点会根据节气调整,春天是艾草团子,入冬便换上核桃酥。就连音乐也精心搭配过,雨天听古琴版《梅花叁弄》,晴日放《春江花月夜》,茶的味道似乎也跟着变了。
上个月带朋友来,她原本说是“附庸风雅”。两盏茶过后,竟主动问起冲泡技巧。茶艺师拿来练习用的盖碗,手把手教她如何控制水流。看着她手忙脚乱的样子,不禁想起自己第一次学茶道——原来每片茶叶的绽放,都需要恰到好处的温度与耐心。
工作室里最受欢迎的是周末茶会。不同年份的普洱摆成一排,从新茶的清冽喝到老茶的醇厚,像在时间里穿行。新来的客人常惊讶,同一棵茶树的叶子,竟能幻化出如此不同的风味。其实人生何尝不是这样,同样的光阴,不同的沉淀便会酿出不一样的滋味。
临走前总要带些茶叶。不是名山古树,却是茶艺师们亲自挑选的。牛皮纸袋上手写着冲泡建议,字迹工整清秀。回家照着方法泡,虽不如在工作室里那般韵味十足,但捧着杯子,总能想起那里静谧的时光。
城市的生活总催着人往前赶,能在桂平品茶工作室找到这样一方天地,算是种福气。不必刻意追求茶道精髓,只是单纯地享受与茶相处的片刻。当茶香在唇齿间流转,窗外车马喧嚣渐渐远去,内心便自然安静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