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东火车站附近站街,邻近站点周边街道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5:22:41 来源:原创内容

今天路过海东火车站,突然想起总听人提起“站街”这个说法。其实吧,这个词儿挺有意思的,在不同人嘴里意思完全不一样。有人可能第一反应想到些不太好的场景,但实际上啊,在咱们老百姓日常聊天里,它经常就是指火车站附近那些临街的小店、摊贩和来来往往的人。

我站在火车站出口,往两边瞅了瞅。这条街可真热闹啊!卖早点的大妈刚收拾完摊子,擦着汗跟旁边便利店老板唠嗑;几个骑手靠在电瓶车上等单,时不时刷两下手机;拉着行李箱的旅客正低头看导航,像是在找路。这景象让我突然觉得,所谓的“站街”,不就是这条街最真实的生活气息么?

街边小店的清晨与黄昏

早上五六点,天刚蒙蒙亮,海东火车站附近的店铺就陆续开张了。卖豆浆油条的早餐摊飘着白乎乎的热气,老板娘麻利地给赶早车的客人打包。她在这儿摆了十年摊,说起这条街的变化如数家珍:“以前这儿可没这么多店,现在光奶茶店就开了叁家!”

到了傍晚时分,情况又不一样了。下班的人群从地铁口涌出来,熟门熟路地钻进常去的小馆子。卖水果的卡车停在路边,喇叭里循环播放着“十块钱叁斤”。有个修鞋的老师傅快收摊了,正不紧不慢地整理着他的工具盒。我问他天天在这儿摆摊觉得怎么样,他笑笑说:“这儿人来人往的,挺好的。就是有时候城管来了得挪地方。”

说到海东火车站附近的站街现象,其实最让我感触的是那些临时找活干的人。他们叁叁两两站在街角,身边放着各种工具——油漆桶、梯子、冲击钻。有包工头模样的人开车过来,摇下车窗问两句,谈妥了价格就拉着人走了。这种最直接的用工方式,虽然看起来不太规范,但确实解决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。

记得有一次,我看到个四十多岁的大哥,蹲在路边吃盒饭。聊起来才知道,他白天在附近工地干活,晚上就住在火车站旁边的出租屋。他说虽然辛苦,但比在老家种地挣得多些。“等孩子上大学的钱攒够了,就回老家开个小卖部。”他说这话时,眼睛望着远处的新建楼盘,眼神里有点期待,又有点迷茫。

这条街也挺有意思,明明就在火车站旁边,却自成一个有趣的小世界。有穿着西装拖着行李箱的商务人士,也有拎着蛇皮袋的农民工;有卖二十块钱盒饭的快餐店,也有新开的连锁咖啡厅。这种混搭的风格,让整条街呈现出特别生动的面貌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站街做生意确实不容易。有一次下雨,我看到卖煎饼的大姐手忙脚乱地推着车往屋檐下躲,车上那块塑料布根本挡不住斜飘的雨丝。但她脸上还是乐呵呵的,说下雨天人少,正好能早点收摊回去给孩子做饭。

夜幕降临后,海东火车站附近的灯光次第亮起。便利店的白炽灯、小吃店的霓虹招牌、公交车进站时刺眼的大灯,把这些站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或许明天,街角修鞋的老张会多一个帮手,卖水果的卡车会换一种当季水果,但那幅为生活忙碌的景象,依然会在这条街上继续上演。

我常想,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地方吧——就在交通枢纽附近,不那么光鲜亮丽,却充满着真实的烟火气。这些站在街上讨生活的人,用他们自己的方式,编织着这座城市最朴素的底色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