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昌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瑞昌男士偏爱的小巷风情
瑞昌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瑞昌男士偏爱的小巷风情——这个话题一提起来,街边下棋的老陈总要放下手中的棋子,眯着眼睛笑:“你算是问对人了。”
我家后面那条青石板路,每到傍晚就热闹起来。卖卤味的阿婆推着小车吱呀呀经过,油烟里混着八角香;修鞋匠老周坐在巷口老位置,手里锥子上下翻飞。但最让我好奇的,是总有叁五成群的男人聚在巷子深处那棵老槐树下。
那些藏在巷子里的老故事
“他们在那儿聊啥呢?”我问隔壁张叔。他正端着搪瓷杯往外走,闻言神秘地摆摆手:“走,带你去听听。”
走近了才听清,他们说的不是什么大事——老李儿子考上重点中学了,巷尾那家热干面味道不如从前,昨天那场雨差点把老王家屋顶漏穿。可就是这么些家长里短,他们却能聊得津津有味,时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。
王哥掏出烟盒,挨个递过去。火柴划亮的瞬间,我看见他们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。这种默契,这种放松,大概就是为什么瑞昌男人偏爱这些小巷子吧。在这里,他们不用当顶梁柱,不用装坚强,就是普普通通的几个老伙计。
我突然想起父亲生前也爱往巷子里钻。母亲总抱怨:“家里这么大地方不够你待?”现在我才有点明白——男人嘛,有时候就需要这么个地方,能蹲着、能靠着,能说些不上台面却掏心窝子的话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要说这瑞昌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还真离不开那些开了几十年的老店。比如转角那家理发店,老师傅一把推子用了二十年,闭着眼睛都能理出最精神的板寸。老顾客往椅子上一坐,连要什么发型都不用说。
再往里走,修表铺子的刘师傅戴着单眼放大镜,正给一块老上海牌手表上油。他说这表是楼上老赵的,戴了叁十多年,舍不得换。“我们这辈人呐,就喜欢修修补补,什么东西用久了都有感情。”
这话说得在理。你看巷子墙上那些斑驳的痕迹,晾衣绳上飘动的衬衫,窗台上养得正好的月季花——每样东西都在诉说着生活的故事。这种烟火气,大概就是瑞昌男士偏爱的小巷风情中最动人的部分。
昨天傍晚我又经过那里,看见几个年轻人也加入了老槐树下的闲聊。他们拿着手机,好像在给老人们看什么视频,笑声传得老远。这画面让我心里一动——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,这条巷子依然会是男人们放下疲惫的地方。
天色渐暗,巷口亮起昏黄的灯。老陈收起棋盘,拍了拍我的肩:“明天还来不?给你留个位置。”我点点头,心里突然很踏实。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巷子,装着的其实是瑞昌男人最真实的生活——简单,温暖,有滋有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