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们火车站小巷子,图们车站小胡同
图们火车站小巷子,图们车站小胡同
来图们之前,朋友就神神秘秘地跟我说,你得去看看那个图们火车站小巷子。我问他有什么特别的,他挠挠头,也说不上来,只说是种感觉。得,这不跟没说一样嘛。于是,我带着满脑子的问号,站到了这条巷子口。
第一眼望过去,怎么说呢,有点……太平常了。就是那种老式火车站旁边总能见到的巷子,不宽,甚至有点逼仄。两旁的墙皮斑斑驳驳,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砖色,像老人脸上的皱纹,藏着不少故事。脚下的石板路被磨得光滑,阳光斜斜地打在墙头,光影分明,一下就把时光拉得很长。
我慢悠悠地往里走。巷子一边紧挨着火车站的老月台,能听见火车偶尔经过时,铁轨传来的“哐当哐当”的沉闷声响,不急不躁的。另一边,是些低矮的民居,偶尔能闻到谁家厨房飘出来的饭菜香,是那种很家常的、带着烟火气的味道。有几个老人坐在自家门口的小马扎上,眯着眼睛晒太阳,手里的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。他们看见我这个生面孔,也只是懒懒地抬下眼皮,然后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。这份从容,让急着“找感觉”的我,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。
我忽然觉得,我寻找的那个图们火车站小巷子,和当地人嘴里的图们车站小胡同,可能压根就不是一回事。对我这样的外来者而言,这里是风景,是怀旧的背景板,恨不得把每一块脱落的墙皮都拍下来。可对于住在这里的人们来说,这条小胡同,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,是每天买菜、做饭、等孩子放学、和邻居唠嗑的地方。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,却也真实得不能再真实。
往里再走深一些,景象又有些不同。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店铺,卖朝鲜族打糕的,做辣白菜的,还有一家修理各种旧物件的小铺子。店主也不怎么招揽生意,就坐在店里,守着那一方小天地。我突然在想,几十年来,这条小巷子见证了多少来来往往的人啊。有从这里出发,奔赴远方的年轻人;也有从远方归来,拖着疲惫身躯的中年人。它像一个小小的舞台,上演着一幕幕无声的悲欢离合。
站在这条巷子里,你能同时感受到静止与流动。时间是静止的,仿佛还停留在几十年前;可时间又是流动的,火车的汽笛、行人的脚步,都在推着日子往前走。这种奇妙的感觉,在那些崭新的、宽阔的大马路上,是绝对体会不到的。它有一种力量,能让你不由自主地慢下来,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,好像也跟着沉淀了不少。
不知不觉,我已经走到了巷子的另一头。回头望去,夕阳的余晖把整条图们车站小胡同染成了暖金色,那几个老人还坐在那儿,身影被拉得老长。我还是没能给朋友一个对于“感觉”的准确答案,但这好像已经不重要了。这条巷子,它就在那儿,不惊艳,也不言语,却用它最日常的样貌,让你感受到一种扎实的温度。这大概,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