滁州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百元情感在滁州
那个周末下午,我坐在滁州老城区街角的奶茶店里,听见隔壁桌两个阿姨在聊天。“现在哪还有真心哦,都是谈生意。”短发阿姨吸溜着珍珠奶茶,“我闺女上次相亲,男方开口就问陪嫁多少。”
穿花衬衫的阿姨突然压低声音:“你听说没?城南那片老街拆迁区,最近老有些小年轻往那儿跑。说是100块钱就能谈场恋爱,也不知搞什么名堂。”
百元情感实验
这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。100块钱?在滁州现在连顿像样的火锅都吃不起,还能经营爱情?我决定去瞧瞧。骑着共享单车穿过琅琊山大道,越往南骑越安静,老城墙的砖缝里都长出了青苔。
拆迁区的红砖房墙上画满了“拆”字,却在巷子深处藏着一家怪店。木招牌上用粉笔写着“旧时光咖啡馆”,玻璃窗后摆着搪瓷杯、老式收音机。最让我惊讶的是价格表——所有饮品都是十年前的价钱,美式八块,拿铁十二。
老板娘四十来岁,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在擦杯子。“生面孔啊?”她抬眼笑笑,“我们这儿有个规矩,情侣来喝咖啡,只收100块,管够。”
不是钱的事
我忍不住问:“这能回本吗?”她指指墙角那对分享一杯奶茶的小情侣:“你看他们,高中就开始来,现在都工作叁年了。当年两个人凑五块钱买杯奶茶,现在能点一桌,但还是只点一杯。”女孩正把奶茶推给男生,吸管上还留着口红印。
窗外雨滴打在青石板上,老板娘给我讲了开这家店的缘由。她年轻时和初恋私奔到滁州,全身就揣着137块5毛。两人在拆迁区租了间8平米的屋子,最穷的时候分吃一个烧饼。“可现在呢?”她擦着杯子笑,“他成了孩子爸,我们还是常来,就坐那张桌子。”
正说着,门铃响了。进来一对老夫妻,老头小心地收着伞,老太太熟门熟路走向靠窗位置。“老规矩?”老板娘问。老头点头,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百元钞票——第23道折痕清晰可见。这是他们金婚纪念日的约定,每年这天都来,用同一张钞票。
时间的重量
老太太搅着咖啡说:“1978年,他一个月工资36块。请我看场电影两毛五,吃碗小馄饨一毛二。现在100块都不够年轻人看场电影,可我们啊,还活在从前。”
我突然明白了。滁州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重点从来不是金额,而是那份愿意把有限的东西无限分享的心意。就像店里那对高中生,就像金婚的老夫妻,就像老板娘和她丈夫。在物价飞涨的今天,这份百元情感在滁州的老街巷里,默默守护着爱情最初的模样。
雨停了,夕阳从云层里漏出来。我离开时,看见最早那对高中生还在,女孩靠在男孩肩上睡着了。桌上放着两个空杯子,第叁杯奶茶还冒着热气。或许很多年后,他们也会像那对老夫妻一样,在某个月光如水的夜晚,想起这个只需要100块就能感受到幸福的下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