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山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小巷情缘150元的故事
巷口那盏昏黄的灯
合山这座小城啊,总有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的墙壁上爬满了青苔。就在这样一条巷子的最深处,有个挂着蓝布帘子的老房子,门口总是飘着淡淡的茶香。这里藏着一段对于150块钱的故事,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。
那天下午飘着细雨,我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往巷子里走。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这年头150块钱能做什么?或许就是两杯奶茶的钱,或者看场电影。可在这里,150块却装着沉甸甸的情分。
老房子的主人是个六十来岁的阿婆,大家都叫她月姨。她这儿的芝麻饼特别香,每次路过都能闻到那股焦香焦香的味儿。月姨的芝麻饼只卖150块钱一盒,这价格十年没变过。有年轻人劝她涨价,她总是笑着摇头:“够本就行啦。”
其实这里面有个缘故。十年前,月姨的丈夫重病住院,街坊们东拼西凑给她凑了笔钱。后来老伴走了,她就用剩下的钱开了这个小铺子。她说这150块啊,是当年大家的情分,不能忘。
有个常来的小伙子,每周五下班准时来买饼。后来熟了我才知道,他第一次来这儿是失恋那天,本来想随便买点吃的,却被月姨塞了块热乎乎的饼。“吃饱了就不难过了”,月姨当时这么说。从那以后,他就成了这儿的常客。
说来也怪,这条小巷子里的爱情故事,好像都跟这150块有点关系。隔壁书店的老板就是在买饼时认识了现在的媳妇,对面理发店的小两口也是月姨给牵的线。慢慢地,“合山小巷子里150的爱情”就这么传开了。
前两天我又去月姨那儿,正好碰见一对小年轻在挑饼。女孩子小声说太贵了,男孩子却坚持要买:“听说这儿的饼能带来好运气。”月姨听见了,偷偷多给他们塞了两块,还冲他们眨眨眼。
巷子里的黄昏特别美,夕阳把斑驳的墙影拉得老长。月姨坐在门槛上拣芝麻,动作慢悠悠的。我问她为什么非要守着这个价,她停下手里的活,望着巷口说:“这世上有太多东西都在涨价,我就想让有些人能一直买得起这份心意。”
走出巷子时,我回头看了看。那盏昏黄的灯已经亮了,照着来来往往的人。或许明天,又会有新的故事在这条小巷子里发生,对于150块钱,对于那些简单却珍贵的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