忻州泄火的小巷子,忻州小巷里的消暑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3:35:06 来源:原创内容

忻州泄火的小巷子

说起这忻州城啊,老西关那片儿还留着几条窄巷子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根处冒着青苔,走在里头顿时觉得凉飕飕的。您要是问当地人哪儿能避暑,他们准会咧嘴一笑:"去找巷子呀!"

我头回钻进这样的巷子是在个叁伏天。日头毒得能把人晒化,可刚拐进巷口,就像跨进了另个世界。穿堂风贴着墙壁打旋儿,带着老砖瓦特有的土腥味儿。有位摇蒲扇的大爷坐在门墩上说:"这巷子窄有窄的好处,太阳斜着都照不进来。"他指了指头顶,"您看这屋檐搭屋檐,天然就是个遮阳棚。"

巷子深处有户人家,木门虚掩着。从门缝里飘出醋的酸香,混着井水浇在石阶上蒸起的水汽。有个系围裙的妇人端出盆黄瓜,就着墙角的压水井冲洗。水花溅起的瞬间,仿佛能听见"刺啦"一声,那股子燥热顿时消散大半。

再往里走,竟遇着个卖凉粉的小摊。粗瓷碗里盛着颤巍巍的凉粉,浇上蒜汁辣油,摊主随手从井里提出镇着的绿豆汤。坐在条凳上吃碗凉粉,那滋味比空调房里啃西瓜还舒坦。摊主说他们家在这巷子里摆摊叁代了,每到夏天老主顾都寻着味儿过来。

其实这种忻州小巷里的消暑去处,妙就妙在它不是刻意营造的。墙角的凤仙花自然生长,石缝里的青苔自有来去,连穿堂风都带着几十年沉淀的凉意。有个戴草帽的大叔蹲在屋檐下编竹筐,他说:"现在年轻人就知道往商场里钻,哪晓得咱们这老祖宗留下的活空调?"

我在巷子尽头发现口老井,井绳磨出的凹痕深得能搁进拇指。打上来的水冰得激牙,却意外地带着甜味。旁边修自行车的老爷子说,这井水泡茶才叫绝,茶汤清亮不说,叁伏天放半天都不会馊。

黄昏时分,巷子渐渐热闹起来。下棋的、唠嗑的、踢毽子的都出来了。有户人家把饭桌搬到巷子里,醋溜白菜的香味飘得老远。他们家孩子趴在石阶上写作业,偶尔抬头看巷口飘过的云彩。

要说这忻州泄火的小巷子啊,最珍贵的不是那几分凉快,而是那种不紧不慢的生活劲儿。现在城里到处都是急匆匆的人,反倒是在这些老巷子里,还能看见时间原本的样子。

天色渐暗时我准备离开,巷口西瓜摊的灯泡刚刚亮起。那些坐在马扎上摇扇子的人影,渐渐融进暮色里。走出巷口的刹那,热浪重新扑来,突然理解为什么老住户说,这条巷子就像是忻州城的肺叶——总要留个能喘气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